10月15日,国能网·2024第九届产业年会之光伏产业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产业年会以“传承 新质 共享”为主题,旨在通过解读能源产业政策、分享技术革新成果、研判市场趋势、分享业内优秀能源企业的发展经验等多话题、多形式的方式,助力能源转型升级,赋能产业新质生产力建设。
大会期间,电力规划总院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咨询师孙培军作了《新能源发展形势与光伏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从新能源发展形势、光伏发展面临挑战和光伏高质量发展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新能源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增长
孙培军表示,在全国乃至全球,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替代能源。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50年光伏发电累积装机容量将超10000GW,占全球各类电源装机的49%,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市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其中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量的比重超过40%。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孙培军看来,新能源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为确保实现2030年25%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考虑到安装场址、输送能力、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能力等,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增1亿多吨标煤的前提下,未来几年内,我国新能源年新增装机规模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增长。”孙培军说道。
市场、技术、制造三大壁垒
光伏发展仍面临挑战
近日,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39.99GW,同比增长23.7%,8月光伏新增16.46GW,同比增长2.9%。我国已提前约六年半实现2030年风电、太阳能总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的承诺。孙培军表示,光伏虽然在近两年迅猛发展,但在市场、技术、制造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
从光伏市场发展看,当前光伏收益不确定性加大。在“量”和“价”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全国近81%的省份将光伏发电满发时间段列为平或谷电时段。有的省份按照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则,光伏上网电价近为0.15元/千瓦时左右。
其次,西北部分地区光伏开发投资意愿下降。西部某市近日公布的“十四五”第三批风光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结果中,企业申报的风电规模达到光伏的10倍。
除此之外,光伏电站开发非技术成本占比也在不断提升。部分区域光伏电站开发背负的产业配套、生态治理、“减补”等非技术成本越来越高。
孙培军认为当前光伏环境发展也面临着内忧外患。在国内市场,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升,光伏消纳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市场,美国关税、“双反”、201、301等贸易救济调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关键材料法案》草案以及碳市场改革REPowerEU、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严重影响了光伏产品海外出口贸易。
在制造方面,孙培军指出光伏产业面临三大紧迫性问题:
一、产业竞争风险加剧。产业链扩产加速致使制造业产能规模阶段性超出市场需求,价格内卷严重。
二、国际产业链重构影响制造业布局。美国、印度、欧洲光伏产业重构规模和速度逐渐加快,全球光伏产业本土化趋势加速,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全球竞争带来巨大挑战。
三、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将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价格内卷使光伏企业受产品价格下降出现亏损,将对中长周期技术创新投入有断崖式下降风险。
政策保驾护航
确保光伏高质量发展
为了解决光伏面临的挑战,实现光伏高质量发展,国家已相继出台政策从法律保障、规划引领、价格机制、消纳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保驾护航。
在法律保障方面,我国陆续出台了能源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可再生能源法修法、电力法,旨在进一步提升绿色能源占有率,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优化能源结构;
在规划引领方面,每一个“五年规划”的核心内容,都随着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点发展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价格机制方面,新能源发电正在逐步进入市场化交易,且已经明确指出2030年新能源发电将全部进入市场,光伏发电也在逐步建立适应电力市场的价格盈利模式。
在消纳机制方面,我国出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是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的核心制度,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消纳的重要制度。
最后,孙培军表示,长远看光伏产业发展仍然需要技术创新和制造升级。在技术方面,需要从效率、成本、构网能力等各个方面提升技术能力,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技术上加大创新力度,引领光伏产业进入竞争无人区。
其次,制造业升级换代、提质增效,需要对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全产业链碳管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环保、循环利用材料利用,推进检测认证国际互认。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造升级,实现光伏发电与电力系统建设的双向奔赴,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原标题:电规总院孙培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需技术创新和制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