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青岛市以场景应用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目前,青岛已形成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多个应用场景,培育了众多相关科技并吸引了产业资源的集聚。青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全市装机总量比重突破6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0%。
布局海洋新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是利用海洋能源的关键一步。中电建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引进光伏组件、系统集成、储能、新能源研发等新能源产业链项目。
海洋科研是海洋新能源发展的支撑。中国能建海洋能源研究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团队,成立了绿色智能海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旨在推动海洋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
青岛已成为海洋新能源“大国重器”的重要制造基地。今年10月,国内综合性最强的第四代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出港;9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出港;6月,国内新一代自升自航式一体化海上风电安装船“蓝鲲01”驶出……不到半年时间,3台重量级新能源海工装备从青岛交付。
青岛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强链、补链”,即墨区的青岛汉缆、宝鉴科技等企业已初步构建起“海上风光”产业链条。青岛宝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主要的风电传动系统生产商,产品远销海外。青岛汉缆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海缆产品,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商。
专业园区是青岛打造“海上风光”产业的重要载体。即墨区正在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聚焦海上风电产业链,打造青岛的海洋新能源产业高地。即墨区区长孙杰介绍,该区正以申报丁字湾省级战略为契机,推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青岛将面向大海,追光揽风,推动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更多可能性。”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说。
原标题:海上“风光”别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