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市场占比最大的储能技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近日在发布2024年度储能数据时表示,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在40.8吉瓦至51.9吉瓦之间,平均为45吉瓦,新增装机量与2024年接近。新型储能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个地方的产业规划中被重点提及,未来行业洗牌将加剧。
新型储能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
作为有效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关键环节,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储能联盟披露,截至2024年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吉瓦/184.2吉瓦时(即最大充放电功率78.3吉瓦/储能容量184.2吉瓦时)。
新型储能,一般是指除抽水蓄能之外的电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熔融盐储能等,其中以锂电池为形态的电化学储能占比最高。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高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稳定供能造成风险,因此需要储能辅助电力储存和消纳。
据储能联盟统计,从产值规划看,新型储能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个地方的产业规划中被提及,预计到2030年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从区域分布上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丰富的地区如新疆、内蒙古,以及峰谷电价差较大、工商业发达的省份如江苏、广东、山东,是国内储能装机的主力军。
从支持政策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已累计发布2470余项与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策,其中2024年770项,是上年同期的1.2倍。
中标均价下降幅度趋缓
据储能联盟统计,中标价格方面,2024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下降幅度有所减缓。两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全年中标均价为628.0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43%;EPC(工程总承包)全年中标均价波动式下降,全年中标均价为1181.2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27.3%。
从储能电池产量上看,2024年1-10月,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200吉瓦时;预计2024年全年产量超过300吉瓦时。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比亚迪等企业在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中位居前列。
2024年,储能行业的一大新趋势是大型电力央企、国企倾向通过集采的形式采购储能设备。储能联盟指出,一方面,集采趋势会提高供应商的准入门槛,对产品出货量、项目运行情况、研发实力等要求更高,龙头企业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集采的规模通常较大,对企业吸引力较强,正在成为低价投标的主战场。
陈海生表示,从储能商业模式看,容量租赁仍面临出租率低、租赁价格下降、出租周期缩短等问题,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储能容量租赁新方案;容量补偿机制不足,与其他灵活性资源“同质同价”的容量补偿机制仍然缺失;辅助服务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多地下调调峰补偿价格。
加速出海进程
发电企业为了减少配储带来的成本负担,通常选择报价较低的供应商,加剧了储能企业的盈利困境。2024年末,储能联盟召开反内卷闭门会议,近三十家储能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探讨反内卷式竞争,反对低于成本价格中标,商讨行业自律公约,并提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技术条件、完善标准体系以及提升安全防护水平等措施。
2024年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攀升,市场价格持续下探,内卷式竞争明显。储能联盟指出,2024年三季度,储能系统中标价创下新低,并首次出现低于0.5元/千瓦时的中标价。当前,储能系统中标价已低于这一价位,很多项目存在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带来安全风险,对国内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
随着国内竞争加剧,中国储能行业的出海势头强劲。据储能联盟统计,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不少海外储能大单,主要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出海企业中以电池类企业和光储类企业居多,合计占比超87%。
对于2025年,储能联盟预测,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40.8吉瓦至51.9吉瓦之间,平均为45吉瓦,新增装机量与2024年接近。
陈海生预计,储能行业2025年将呈现五大特征:从储能价值看,规模化调节与保供价值将不断提升;从参与电力市场看,随着市场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可参与市场服务向“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模式演变;行业洗牌将继续加剧;技术革新将推进行业向“卷价值”转变;从市场规模看,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100吉瓦。
原标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超抽水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