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个由工业界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正全力开发提升光伏行业对退役太阳能电池板的回收能力新技术与方法,减少资源浪费,力求回收出高纯度的硅、银、玻璃和聚合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该项目由总部位于挪威的研究公司Sintef协调,其所在的欧洲财团将目标锁定在把主要报废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的回收率提升至70%-90%,重点聚焦硅、金属、玻璃和高纯度聚合物的回收。这个名为Quasar的多年期Horizon Europe研究项目,已成功获得71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
Sintef高级业务开发人员兼Quasar项目协调人Martin Bellmann表示,当下机械回收工艺在市场中占据主导,但这些工艺多是为符合基于回收重量的法律规定,在价值和经济性上存在优化空间。回收的成功与否及盈利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减少材料间污染、隔离有害物质以及回收高纯度的贵重和能源密集型材料。该集团正采取整体循环策略,力求改变目前主要集中于铝框和玻璃回收的有限局面。
在推进过程中,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封装聚合物的处理成为难题;另一方面,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板在尺寸、性能和材料成分上不断变化,难以制定统一的回收方案。
该项目自2023年9月启动,为期四年。目前已完成一份详细报告,量化关键材料并确定欧盟可持续废物管理的EoL来源,还推出太阳能电池板现场检测最佳实践指南,助力从检测到回收的全流程可持续处理。
未来,团队计划搭建两条试点生产线,分别采用化学处理分层和水射流分层技术,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改进整体流程。比如利用数字产品护照跟踪管理配备传感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开发快速无损检测技术评估EoL面板状况,以决定其后续的再利用、修复或回收方式。
据悉,Quasar方法全面考虑供应链,涵盖逆向物流技术概念、机器学习、基于数字孪生建模的产品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分拣最佳实践、仓库运营、测试、维修和再利用等。
参与该研究联盟的成员十分广泛,包括光伏组件制造商、集中式光伏系统运营商、回收商、再循环商以及二次原材料的最终用户等,如 Sintef、Elkem、Equinor Energy等众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
原标题:科研联盟:攻克退役光伏板90%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