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锂电获悉,筹备近一年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于去年年底竣工,将在2月11日上午举行投产仪式,预计今年Q1开始产能爬坡。
该厂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从建设到竣工历时仅7个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特斯拉速度”,主要生产Megapack产品。
Megapack拥有强大的能源存储功能,有助于稳定电网、预防断电,无需建造天然气调峰电厂,每台机组可存储3.9 MWh能源,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用电需求。该产品维护成本较低,安装后可享有20年质保服务。
上海储能工厂此前规划目标为年产1万台Megapack,规模近40GWh,将供给全球市场,项目签订之时即获得国内首批订单8台交付给临港 IDC 数据中心,临港绿创公司副总经理邓浩强认为这8台大型储能系统将承担20%用电需求,可节约几百万元。
目前生产汽车的上海超级工厂已经成为全球特斯拉汽车输出的重要枢纽,并且Megapack与特斯拉汽车产业链重合度较高,诸多结构件相通,储能工厂未来能否超越汽车工厂值得期待。
不仅国内迎来利好,国外也有喜讯传来。2月4日消息称特斯拉将向日本滋贺县米原市的工厂提供548MWh的Megapack产品,该工厂是欧力士集团计划建设的日本最大储能电站之一,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
01
揭秘Megapack
Megapack是特斯拉第三代储能产品,2019年正式发布,前两代产品分别是Powerwall和Powerpack ,但前两代均是小型储能系统,直到Megapack才正式升级为大型储能系统,主打工商业以及公共事业领域。
从硬件结构来说,Megapack并不复杂,主要由PCS(逆变器)、 储能电芯、 BMS&EMS(管理系统)等,变流器控制算法是该产品的技术核心,用模拟同步发电机来控制算法,调整电网工作,该技术目前在行业内无出其右。
Megapack早期也仅有基本款,直到2023年特斯拉推出Megapack 2XL才让其有了升级版,第二代比基本款体积大了两成,并直接搭载用作汽车的散热组件,还支持远程升级,让Megapack系列更加出众。
有不少业内巨头企业采用Megapack,例如2021年苹果豪掷5000万美元购买85台 Megapack用于库比提诺总部Apple Park的供电,还有夏威夷电力公司、佛罗里达Florida Crystals Corp、Arizona Public Service、Harmony Energy、澳洲Neoen Australia等。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还同PG&E合作加州Moss Landing项目,Megapack作为天然气调峰发电厂替代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产品价格高昂也令不少人惊叹,特斯拉官网显示一套 Megapack售价1028580美元,折合人民币超750万元,也就是因为如此昂贵才让其利润率高居不下甚至超过汽车业务。
另外由于订单过多,Megapack交货期要2年,这也是上海储能工厂为何建设如此迅速的原因,一旦产能拉起将极大缩短交付时间。
02
储能业绩创新纪录
从销售版图来看,特斯拉储能产品覆盖全球超65个国家地区,运营站点超1500个。2023年该公司储能装机总量达到14.7GWh,相比2022年翻两倍,这一纪录在2024年得到了刷新。
特斯拉2024年部署31.4GWh储能系统,仅Q4就达到11GWh,公司在加州的Megapack工厂产线满产,2024年特斯拉总营收约97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净利润约71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3%;但储能业务营收达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7%。
整体财务情况下滑原因在于电动汽车销量下滑,这表示储能已正式成为特斯拉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达到十分之一,毛利率也一直坚挺。
特斯拉称由于工厂的材料和其他成本下降,令其储能业务维持当前超高毛利,但起点锂电认为全球化市场布局深入以及家储和大型储能布局完善,才是特斯拉储能业绩上涨的最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上游材料和电芯领域也出现了重大进展,除干法电极工艺提升4680良率外,特斯拉还披露了锂辉石精炼厂相关进展,该项目破土动工仅18个月就迎来第一块锂辉石加工产品下线,该材料厂有望在今年投产。
对于2025年特斯拉也充满信心,预计汽车业务将出现回暖,储能装机将同比增长约50%。
03
将会对中国储能市场形成冲击
特斯拉战略为车、储、AI三驾马车并行,汽车产业已经成熟,储能势头正盛,不过特斯拉是否会对当前激烈的储能市场造成冲击?
起点锂电认为,特斯拉将搅动国内储能市场形成新一轮波动,当前储能价格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材料以及储能电池价格趋于谷底,这时国际巨头参与将利用自身技术、产品、市场影响力让国内储能企业感受到新压力,对市场格局影响较为深远。
但有压力并不等于盲目价格战和量产内卷,特斯拉Megapack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储能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马斯克一向较为重视中国制造,其制造和反应速度世界罕有,在国内建厂可迅速补充Megapack的产能短板,国内完善的储能供应链也将进一步降低Megapack成本,在国内采购零部件也将助力国内供应链企业技术以及品控标准更上一层楼。
不过,特斯拉储能工厂的成功模式不会复制此前汽车工厂的路线,因为储能市场形势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区别,中国是全球储能出口大国,产品价格以及产能让企业面临巨大压力。Megapack售价高昂是因为产能少导致“物以稀为贵”,可一旦上海储能工厂投产,供货不再紧张,产品价格变低,利润下滑也是意料之中。
更何况,面对特斯拉的来势汹汹,国内储能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做好了应对措施。
宁德时代正通过布局实现立体制造基地分布,肇庆与济宁基地一南一北坐镇,将成为宁德时代储能输出的左膀右臂。产品方面,宁德的天恒储能系统也可与Megapack一争高下。
比亚迪更是如此,据悉弗迪储能电池量产增速已超过汽车端,比亚迪储能产品全部自主研发生产,全新一代魔方系统 MC Cube-T也将成为有利武器。
未来,国内储能市场将会是特斯拉/宁德/比亚迪的三方混战,究竟是三分天下还是一统归晋,还需要时间验证。
原标题:特斯拉储能工厂即将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