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驿站迎来大量包裹,物流转运中心一片繁忙,派件小哥业务量大增……随着春节临近,各大企业的发货安排成了年末的“物流大潮”。京东也不例外。
在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云中台解决方案经理蒋璐指着机房中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机柜和一台台高速运转的服务器,告诉记者,正是这些机器构成了京东“东数西算”工程(部分)的“数据大脑”。
算力虽不可见,但小到网购、刷剧,大到发展高端制造、建设智慧城市,皆因海量算力的支撑才得以实现。
顺着蒋璐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机柜上方装有一个小物件。“这是智能小母线,它正在实时监测着各机柜用电量。”蒋璐说,“智慧大屏显示着数据中心的用电情况。这些数据与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以下简称‘调度中心’)的数据实时共享,我们用的清洁电能来自哪里一目了然。”
电从哪里来?电到哪里去?它是什么颜色的?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在调度中心具象化了。
一进入调度中心中控室,记者就被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所震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实时跳动,风电、光电、水电等各类清洁能源发电量以及算力中心用能情况跃然眼前,每千瓦时电的“旅程”都能被完整记录。
点开绿电溯源监测平台园区绿电溯源界面,记者轻松捕捉到涵盖园区清洁能源占比、电力能源来源排行榜、园区企业清洁能源碳减排等极具含金量的信息。
“在做好绿电交易监测和数据上链存证的同时,我们创新构建绿电溯源模型,充分融合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对电力系统每一秒的运行状态进行‘切片冻结’和‘画像’,实时监测4家园区企业绿电应用趋势情况,动态分析绿电生产、传输、消纳全过程数据,
绿电溯源提供数据基础和业务支撑。”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青向记者打比方说,就像买东西一样,顾客可以随时了解其生产、运输、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情况。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值长王雪平告诉记者,互通的电站集中监控数据,给发电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企业依托绿能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实时同步传输,实现了区域新能源场站的集中运维、集中监控。
“绿电溯源感知平台,在全国首次实现青海省域用能企业和居民用户清洁能源消费全链条精准溯源和动态感知,助力全省156万电力用户用电实时感知,推动青海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王蔚青介绍说。
“2024年以来,青海立足‘丰水、富光、风好’的清洁能源优势,抢抓国家‘东数西算’‘东数西储’‘东数西训’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聚力打造绿色算电融合协同发展,推动高原资源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于雄飞坦言。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量的逐年增长,通过对算力用电规律的深入分析,绿电正在为算力的绿色化、低碳化提供有力支撑,显著降低算力中心碳排放。
截至2024年,青海清洁能源装机达6788.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4%,新能源装机突破49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70%,清洁能源装机和新能源装机占比均居全国首位。青海目前已经建成了全国首条绿电大通道,向15个省份外送绿电600亿千瓦时,为全国能源供应和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青海是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天然良港’。”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云网运营事业部运维主管陈辰告诉记者,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全年314天自然冷却,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算力投资成本降低20%,运营成本降低30%。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23EFLOPS(艾浮点运算次数)。此外,青海省大型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标PUE(电源使用效率)值保持在1.2以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024年,青海绿色算力行业用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9%,初步测算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为77%。”于雄飞告诉记者。
2024年,在北京、南京、深圳举办的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上,青海与阿里、百度、京东、金山、360、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中国电信·金山智算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点亮运行,中国移动、国家电投集团联建的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绿色微电网万卡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启动,已建在建标准机架9.3万个、实现翻倍增长,智算超算规模从2024年初的400千万亿次运算增加到了8400千万亿次运算。
原标题:从绿色算力看青海数字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