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山海氢举办了“科研成果交流”主题路演,吸引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国氢能产业联盟研究院、埃米三江资本、阳光电源投资部等50余家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线上线下参会。活动聚焦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释放绿氢产业关键赛道的投资新信号。
路演交流会上,山海氢董事长张波教授聚焦绿氢的应用场景梳理了未来PEM产业发展的路线规划,并汇报了登上Science的突破性成果在山海氢产业化的具体情况,包括山海氢在高效催化剂研发及量产、催化剂智能设计与高通量评测、独家浆料和膜电极直涂技术以及全领域的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服务四大方面的核心优势,为各位来宾讲解了山海氢在PEM赛道的技术自信和产业化自信来源,详细拆解了山海氢各方位的护城河,展现出企业的优势。
会后,张波教授积极回复了线下及线上各投资朋友的精彩提问,包括电解水的出路、山海氢的核心优势及经营情况、未来国内及国际电解水技术乃至绿氢产业发展预测等深刻问题,并给出了对于绿氢发展的强大自信和深深期许——植根于工业深度脱碳的绿氢应用是中国能源结构发展的必选项,为投资人注入了强心剂。
01硬核技术:Science级突破重塑产业格局
山海氢董事长张波教授系统性展示四项核心突破:
高效催化剂量产
贵金属载量降低至0.3mg/cm?,催化剂效率大幅提升(1.72V @ 3 A/cm?)。
智能设计平台
人工智能高通量催化剂筛选算法+高通量多通道催化剂/膜电极性能测试平台,快速筛选最优催化剂。
自研浆料和膜电极工艺
独家浆料能量转化效率再增加10%。涂覆工艺卷对卷一次成型,良品率高(80%→95%),双面直涂,浆料利用率高(50%→95%)。
全链条生态合作
背靠复旦大学,全球范围的产学研技术合作平台及资源共享,并且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共建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
“我们的PEM催化剂能量转化效率已提升至71.5%,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每立方氢气能省一度电以上,接近真正打通绿氢替代灰氢的经济性临界点。”张波强调,相关成果已于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并被各大官媒相继转载。
02资本聚焦:三大产业化确定性获共识
路演直击绿氢产业核心议题:
场景爆发预测
工业脱碳领域才是绿氢需求主要场景,预计至2050年中国市场绿氢年需求超一亿吨。
政策红利地位
《能源法》明确绿氢能源地位,绿氢是未来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是真正可行的零碳能源。
技术代差及可持续性
山海氢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从研发范式到后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开发,致力于推动PEM产业快速发展。
针对投资人关注的 电解水成本下降路径,山海氢给出两条路径:
控制膜电极成本迅速下降:通过持续不断地攻克“成本-性能-寿命”不可能三角,寻求性能、稳定性和成本三者的最优平衡,打造最具性价比膜电极。
促进 LCOH持续下降:通过极致的性能和超越现状的长效运行,使得PEM电解水技术路径产出的绿氢成本接近灰氢甚至打平,促进绿氢全面替代。
03生态共建:从实验室到千亿市场的突围战
路演同步释放三大生态信号:
在氢冶金、氢化工、氢建筑、氢农业领域扎实推进示范项目,带头作出示范成效。
联合合作伙伴稳步推进小、中、大型高效低成本的PEM电解水综合系统落地,加速PEM技术产业化发展。
通过创新联合体,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共同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绿氢不是选择题,而是工业脱碳的必答题。”张波回应投资人时指出,山海氢已锁定GW级产能,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目前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
原标题:山海氢PEM制氢技术重大突破 | 50余家资本共探绿氢产业化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