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受益于630“抢装潮”,光伏行业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表现亮眼。据财汇大数据,在光伏概念板块67家上市公司中,方大集团、隆基股份等20家公司2016年净利润增幅超100%,只有3家公司亏损。
分析人士认为,在光伏补贴大幅退坡、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大幅下调、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预计2017年新增装机量将小幅下滑,分布式光伏将成为发展重点。
受益于行业抢装潮,2016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其中,地面电站30.3GW,分布式电站4.2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新增装机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
“十三五”光伏发展路线切换为分布式为主的大势已定。从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看,2016年新增装机4.24GW,同比增长200%,累计装机10.32GW,距2020年规划目标还有50GW空间。未来4年每年平均至少12GW的新增装机。2020年分布式占比将达到45%。
相关概念股:
中天科技:光棒产能释放带动业绩成长,多元布局打造制造强兵
光缆、电力、新能源、海缆四大业务共同驱动公司快速成长。中天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光纤光缆厂商,目前已经形成“光棒-光纤-光缆-ODN”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同时,中天也是电缆领域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特种电缆,在国内具备领先优势。近年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背板材料、锂电池等领域的前期布局已初见成效。另外,中天还将光缆、电缆业务拓展至海缆领域,现已跻身国内海缆厂商的第一梯队。通过多元化的布局,公司逐步形成了光缆、电力、新能源、海缆四大业务线,共同驱动快速成长。
光棒产能提升放大OAD工艺成本优势,光纤光缆景气度高企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通过引进日立的设备和技术,中天科技经过“消化吸收”,现已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工艺。公司采用改进的OAD工艺,无需购买套管,成本具备优势,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较高。目前,公司的光纤光缆产能已由2500万芯公里提升至3500万芯公里,光棒产能也由800吨提升至1200吨,自产光棒已能满足光纤的产能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光纤光缆的毛利率。供需方面,根据近期产业调研,上游光棒仍然短缺、供应紧张;移动上半年集采光缆已经接近使用完毕,预计移动将于4月再次启动招标。移动在固网方面持续发力,用户规模在2016年超过联通后,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即为赶超电信,预计未来两年移动固网建设不会明显减弱。此外,骨干网络向400G升级需要使用超低损耗光纤,其价格是普通光纤的3倍,带动光纤整体价格上升。光纤光缆的景气度至少可以持续至2018年,公司业绩有望获得快速增长。
十三五(特)高压输电网络规模接近翻倍,电力业务进入高景气周期。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国内将新增1.3亿千瓦(特)高输电网络,2020年达到2.7亿千万,规模接近翻倍。输电网络的投资将带动输电线缆的需求,公司在超高压电缆、特种电缆领域具备较强的实力,大规模的电网建设利好公司电力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近半年公司在电力领域频频斩获大额订单,自2016年11月以来已收获近30亿订单,交付时间基本在2017、2018两年。公司1月9日还公告了新型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该项目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多元布局扩张新能源版图,多业务并行发展共筑制造强兵。通过多年的布局,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成功进入分布式光伏电站、背板材料、锂电池等细分领域。分布式光伏电站是国家引导的方向,预计2017年整体规模将由200MW增长至300MW;背板材料已实现盈利,预计2017年将获得50%以上的增速;锂电池方面,公司产品的能量密度远超国家1.2倍补贴的标准线,客户认可度高,预计锂电池业务将逐步扭亏为盈并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公司始终将“制造技术”作为公司发展的立足点,近年来又成功跻身海缆第一梯队供应商,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海缆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继续进行纵向和横向突破,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8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5.13亿元和32.79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0.82元和1.07元。公司的合理估值至少应该为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即2018年15xPE。
特变电工:内外兼修,拥抱“一带一路”
业绩稳增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16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17/20.90亿元,同比分别增7.12%/16.04%。报告期内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蝉联公司第一大业务,营收102.13亿元(+15.46%),占比约25%;变压器产品营收96.70亿(+0.48%),占比约24%;输变电成套工程营收51.60亿元(-13.38%),占比13%。公司精益生产及成本控制持续见效,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微升0.18个百分点,稳定在18.19%,加上财务费用大幅降低37.30%至3.99亿元,及管理费用只增长4.42%,远低于营收增速,保障了净利润增速稳定高于营收。
新能源保持公司最大业务,多重协同成效明显。继去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主营后,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突飞猛进。公司新能源与能源产业形成了“煤电硅”一体化的产业链,通过前端煤炭资源和电厂的利用,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通过末端系统集成建设,拉动各环节产品的联动。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电站EPC排名全球第一,已打造成集风电和光伏设计、安装和运维一体的全球领先集成商,多重协同效应成效明显。未来随着全球风电、光伏装机量的稳步增长,加上国内分布式、扶贫项目进一步推进,公司有望持续从清洁能源产业大发展中获得回报。
特高压又迎丰收期,持续研发尽享红利。特高压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头戏,把握这一趋势,报告期内公司新中标一大批特高压交直流项目,且电网集招中标率排名行业第一,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新签订单约22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包括完成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及电抗器等产品研制,投建的国家特高压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完工等。夯实的竞争力为后续在输变电和变压器领域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电力设备出口领头羊,“一带一路”下迎新机遇。公司极富远见,很早就开拓海外市场以打开新空间,并大步取得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业务占比15.39%达61.7亿元,且截至报告期末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在手合同超过50亿美元。在当前“一带一路”新机遇下,公司有望进一步发挥优势,海外业务持续为公司业绩做出贡献。
盈利预测及估值。维持公司2017/18年EPS预测0.78/0.91元,并给予:2019年EPS预测1.04元。考虑到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行业及公司经营健康可保持估值中枢不变。
阳光电源:电站17年再发力,持续高增长可期
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04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30.14%;按单季度拆分,16Q4实现营业收入27.73亿元,同比增长35.67%;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56.28%;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0.50元(含税)。
公司同时公告2017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降8.69%;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6.59%。
光伏逆变器价格趋稳,标杆企业盈利能力稳定。2016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16.05%,销量10163.5MW,按此估算年均税后均价约为0.25元/W,同比下降仅0.02元/W,认为逆变器价格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下降空间已经很小;阳光电源凭借其10余年行业龙头地位,成本优势明显,16年年均成本已达0.16元/W,同比下降近10%,毛利率维持在33.09%的较高水平,同比增加1.03个百分点。
受益分布式及光伏扶贫,电站业务有望再上新台阶。根据公司年报,公司目前在合肥、大同、宿州合计持有运营电站270MW,估算这部分电站理想状态下可贡献净利润超过1亿元;预计17年630后分布式补贴不降、相比地面电站经济性凸显,且上游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17年分布式有望迎来大爆发,加上领跑者、光伏扶贫的装机高峰也集中在下半年,公司光伏电站业务有望在17年再上新台阶,净利润贡献比例有望达45-50%。
储能稳步推进。公司子公司阳光三星储能电源有限公司投产,年产能2000MWh电力储能设备,并为西藏双湖微网系统、甘肃金昌100MW光伏电站等多个项目提供锂电池、储能逆变器、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设备;国内储能市场有望在未来2年进入井喷期,有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4、0.64、0.73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8、16、14倍;2017年下半年分布式将掀起新高峰,公司电站业务有望在17年再上新台阶,为公司带来较大业绩弹性,锂电布局具有较强前瞻性,预计17年业绩增速有望达到39%。
原标题:光伏板块业绩亮眼 分布式光伏将成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