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澄城县突出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坚持长短结合,优势产业和小众产业两手齐抓,瞄准靶向,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探索创新六种产业扶贫模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澄城县实施“支部+产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产业帮扶中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地区资源禀赋,通过支部引领,资金扶持到户的办法,引导群众发展培育增收产业。上半年,全县安排产业直补资金1600多万元,帮扶5300多户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路。
实施“财政+银行+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成立精准扶贫贷款领导小组,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对有劳动能力、有技能素质、信用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1-5万元限期两年全额扶贫贴息贷款。目前已累计为2890户发放贷款1.1亿元,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
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贫困户”互助运作模式。在贫困村建立互助协会,坚持“救急、救紧”原则,对困难的种养殖会员发放5000-10000元小额借款,解决其发展资金难题,增强贫困户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全县互助资金规模达到2100多万元,先后为3826户发放借款7865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设施大棚420棚,标准化圈舍260座,栽植经济林1.3万亩,种植中药材6000亩。
开展“光伏+贴息+贫困户”分红扶贫模式。采取企业贷款,政府贴息、群众分红的办法,支持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实现企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双赢”。通过与陕西拓日新能合作,对6000余户贫困户进行扶持,每户每年可获得3500多元分红。该项目建成后,群众既能分红,又可以打工,实现多层收益,稳定脱贫。
试点“合作社+银行+贫困户”产业带动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思路,在东富庄村与正大集团合作,采取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管理,免费为贷款户提供防疫、饲料、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确保育肥回收和最低利益保障。使贫困户彻底摆脱市场风险和疫病困扰,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致富。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收益模式。通过资金奖补和扶贫担保贷款两种形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依托自身优势,采取土地入股、劳动报酬、托管代养,建设产业扶贫园,多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已选定同腾兔业、润强农业、海亮果业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试点,围绕肉兔、樱桃、苹果等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小众产业开展产业扶贫。
原标题:六种产业扶贫模式助推澄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澄城县实施“支部+产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产业帮扶中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地区资源禀赋,通过支部引领,资金扶持到户的办法,引导群众发展培育增收产业。上半年,全县安排产业直补资金1600多万元,帮扶5300多户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路。
实施“财政+银行+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成立精准扶贫贷款领导小组,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对有劳动能力、有技能素质、信用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1-5万元限期两年全额扶贫贴息贷款。目前已累计为2890户发放贷款1.1亿元,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
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贫困户”互助运作模式。在贫困村建立互助协会,坚持“救急、救紧”原则,对困难的种养殖会员发放5000-10000元小额借款,解决其发展资金难题,增强贫困户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全县互助资金规模达到2100多万元,先后为3826户发放借款7865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设施大棚420棚,标准化圈舍260座,栽植经济林1.3万亩,种植中药材6000亩。
开展“光伏+贴息+贫困户”分红扶贫模式。采取企业贷款,政府贴息、群众分红的办法,支持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实现企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双赢”。通过与陕西拓日新能合作,对6000余户贫困户进行扶持,每户每年可获得3500多元分红。该项目建成后,群众既能分红,又可以打工,实现多层收益,稳定脱贫。
试点“合作社+银行+贫困户”产业带动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思路,在东富庄村与正大集团合作,采取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管理,免费为贷款户提供防疫、饲料、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确保育肥回收和最低利益保障。使贫困户彻底摆脱市场风险和疫病困扰,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致富。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收益模式。通过资金奖补和扶贫担保贷款两种形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依托自身优势,采取土地入股、劳动报酬、托管代养,建设产业扶贫园,多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已选定同腾兔业、润强农业、海亮果业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试点,围绕肉兔、樱桃、苹果等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小众产业开展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