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从“531新政”出台后,生产企业正考虑各种办法去库存,同时为得到2019年补贴目录,光伏企业“先建先得”,极大破坏明年市场秩序,让主管部门误判明年的市场需求,直接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
6月1日傍晚,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规定:
6月1日傍晚,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规定:
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考虑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况,明确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未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的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这条“当天发文,立即执行”的严格规定,让全国上万名光伏经销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人抱怨称,他们积压了价值数百万元的库存,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且正面临未并网项目业主的索赔要求——如果没有国家补贴,仅靠地方补贴和煤电脱硫脱硝电价,投资回报率将低于4?还不如存余额宝来得实惠。
新政发布后不久,由组件龙头发起、逆变器领域跟进,生产企业给经销商们提出了“去库存、降成本、争扶贫”等发展建议。但对于如何去库存,没有人给出具体的方案。
为了减轻自身压力,部分开发企业向用户提出:已建成户用项目先并网,等待进入2019年指标目录。如果国家从2019年开始发补贴,那么2018年6月至12月底的补贴损失,他们来补偿!
听上去慷慨激昂,大义凌然,但如果计算一下就会发现,这不过是经销商去库存的一种手段,实际让利幅度并不大,反而会破坏市场秩序,给用户带来更多风险——如果下半年安装量过多,2019年补贴指标可能更难获取。
以江苏无锡地区10KW项目为例,年发电量约12000kWh,从现在到年底,发电量按7000度计算。当地煤电脱硫脱硝电价为0.391元/kWh,距离调价后全额上网电价(0.7元/kWh)的差距为0.309元/kWh,企业给用户的补贴为2163元;如果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补贴标准0.32元/kWh,企业给出的补贴也只有2240元。换言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式,这些企业正试图以每瓦让利2毛多的代价赢得老百姓的支持,消纳大量库存。
作为对户用光伏市场调研最充分的媒体见多了各种“企业补贴”。有假借初装补贴之名、行降价倾销之实的,有承诺长期补贴、捞钱后从此失联的,也有付款前信口开河、付款后一问三不知的……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国家补贴光伏项目的消息没人看,个别企业以光伏之名骗钱的新闻屡屡上头条。
真正有担当的经销商正在做什么?浙江诸暨的徐总从工商业EPC进入户用领域,对于“已安装、未并网”的客户,他给出了自己的保证:如果无法拿到0.37元/kWh国家补贴,会退还部分初始投资,让项目达到原先承诺的收益率。“最坏的结果,就是这几个项目只能拿到煤电电价,我少赚点、赔点钱都无所谓,别让老百姓受损失。”
当然也有一些安装商,面对客户的索赔,默默拆除光伏系统,蒙受的损失甚至超过降价销售。“这套系统计划是贷款安装的,出了这个政策后,银行拒绝放贷,客户又没那么多钱,我们只好把光伏板拆掉了。”
初步测算,目前全国未并网项目约为6-8万套,经销商手中的库存价值则超过10亿元。通过亏本销售挽回市场信心并非长久之计,光伏人需要团结一致,呼吁国家向户用领域单独增加补贴指标。否则,很多系统集成商将破产,一大批人会从此离开光伏行业,“队伍散了就再难重聚。”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警醒。如果今年下半年安装光伏项目过多,都想排队进入2019年补贴目录的话,相当于事实上的“先建先得”,极大破坏明年市场秩序,让主管部门误判明年的市场需求。(参考今年一季度分布式装机规模和占比。)
一旦主管部门认为分布式光伏市场过度发达,很可能会再次降低补贴力度,进入目录的难度也会明显增加,直接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如果2019年分布式装机规模依然只安排10GW,就算所有工商业项目提前实现平价上网,不拿国家1分钱补贴,用一年的指标满足19个月的户用装机需求也会非常艰难。
关于本次新政、对于合理去库存,你有哪些吐槽和建议?欢迎在留言中给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原标题:光伏新政后企业来补 别让“先建先得”毁了2019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