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外落差如此大?
国外标准完善,国内标准缺失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科委、住建部、电力等部门对电站的施工工艺和验收要求不了解,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单体实验和系统调试。”一位承包商曾说,“我们的
光伏组件安装在铝合金上,铝合金与镀锌钢结构支架连接,接地本身就很牢固了,但验收专家就是要我们用接地线,再在组件上接到支架上,这不是完全脱离现实吗?”
可以确定的说,我国光伏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因为国内没有可执行的统一标准。
德国和日本都是市场要求很严格的国家。以前,中国光伏企业市场销售总额的60%曾销往德国,现在,中国光伏产品又占据了日本市场40%多的份额。为了巩固在日本市场的成果,许多中国企业不断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有企业提供30年20%的功率保障,晶科、英利等提供了10年92%的功率保证,甚至有些企业给出了12年90%的功率保证。这比常规的10年90%、20年80%功率保证普遍提升了。
而造成国内外落差明显的原因是:国外标准完备,国内标准缺失。
事实证明,目前在国内,建设高质量的光伏电站,不是不可为,而是没有为。由于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执行,中国光伏产业形成了“外战内行,内战外行”的特色,制约了光伏产品打造高质量的国内电站。
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低端产品的代名词,市场份额的扩大不能带来相应财富的增加,这似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难以打破的魔咒。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标准是由别人制定的,我们产品的利润空间只能服从这一标准,所以打破魔咒的关键只能是建立更高要求的国家标准,光伏产业同样如此。
以前,中国光伏产业标准缺失也是正常现象,因为2011年前光伏产品99%出口国外,如果不具有人家认同的标准,只能认同人家的标准。因此中国企业家在夸耀自己光伏产品质量好时,会自豪地说通过了TUV、UL、JET标准。
怎样成为光伏强国?
建立严格标准,严格实施执行
光伏标准缺失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2013年7月及2014年2月,国务院和国家能源局分别下发文件规范光伏产品质量,两份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强制检测认证,那些接入电网并接受补贴的光伏电站,须采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的光伏产品。
2014年3月,国家能源局、国家认监委及上百位光伏业内人士召开光伏产品质量政策研讨会,力图通过加强检测认证保证光伏质量,并透露出将组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的最高机构——光伏产品检测认证技术委员会。
光伏产品应建立“溯源”的质量认证体系,应像国家对奶粉检测一样,能把所有上游产品的信息都提供给终端用户。
此外,委员会将对行业最关心的光伏产品衰减开展“加速衰减测试”,以满足银行及保险公司的贷款、承保需求,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负责实施,这将填补中国及世界光伏检测的空白。
2013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光伏电站建设大国,要实现从光伏大国向光伏强国的转变,建立自己的产业标准体系非常紧迫,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要建立最严格的国家标准。在国内光伏市场,必须通过建立标准导入良性竞争;在国际光伏市场,超越别人的前提条件是,你的奋斗目标要比别人高,光伏产业不但要加速建立标准,还要建立比其他标准更严格的标准。
二要建立最严格的标准执行制度。可以说,中国光伏在境外的竞争力毋庸置疑,遇强更强,强者恒强。在境内市场,受惠于市场的宽容,遇弱便弱,以致削弱国际竞争力。因此,只有当最严格的标准体系建立后,中国才能真正成为光伏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