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 » 正文
 
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又获突破性进展
日期:2019-02-2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anni_hyp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邹应萍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A-DAD-A型分子设计策略,有效提高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

从中南大学官网获悉,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邹应萍教授课题组在2017年首次将电子受体单元苯并三氮唑引入非富勒烯受体稠环中心核,形成一种DAD稠环结构,进而合成了A-DAD-A型有机小分子受体光伏材料。

据了解,这种A-DAD-A型小分子受体可有效拓宽吸收光谱,降低器件电压损失,此分子设计策略为材料合成提供了新思路。随后,保持中心核不变,用并二噻吩取代稠环两端的噻吩,将此分子体系从五元环拓展为七元环,并改变不同的端基,设计合成了Y1和Y2非富勒烯受体。

而通过对材料表征发现,吡咯桥环和并噻吩的引入可以拓宽非富勒烯受体分子的光谱吸收,从而显著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苯并三氮唑引入稠环中心核,可有效提高受体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增加有效的辐射复合通道,从而提高器件的电致发光量子效率(~ 0.5×10-4)。结果表明三氮唑吸电子核的引入,大大减少非辐射复合所造成的损失。该工作为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及如何降低器件电压损失并同时获得高短路电流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课题组提出的A-DAD-A型分子设计策略,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将具有更高电子迁移率的苯并噻二唑替代苯并三氮唑引入到分子骨架中,在并二噻吩的β位引入烷基链调控溶解性和分子构象,设计合成了Y6非富勒烯受体。该分子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较窄的带隙(1.33 eV)以及优异的电子迁移率,制备了正向/反向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均为15.7%的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聚合物为PM6),为已报道的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最高纪录。

原标题: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又获突破性进展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光伏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