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苏省电网测储能项目招标拉开序幕,,目前规划的储能项目加上已经在建的项目规模已达1.4GW, 急速成长的市场,与模糊不明的商业模式交织在一起,让市场既充满勃勃生机,又略显混沌迷茫。
在过去一年的储能圈里,没多少地方能比江苏更能牵动业界神经。在一段短暂的沉寂期后,江苏电网侧项目又发出招标的信号。这次是许继集团,他们近期打算为旗下位于扬州的下舍储能电站采购磷酸铁锂电池。按惯例走流程,设备供应商明里暗里,自然又需角力一番。
了解到,许继下舍储能电站位于江苏扬州宝应县,是江苏电网浩大的第二批储能项目中的一个,规模约为15.12MW/26.4MWh。除此之外,许继在宝应县还有一个黄埔项目尚未招标,规模要略大一些,为17.64MW/30.8MWh,按计划也要在今年完成建设并网。
这些逐渐浮出水面的项目远不是当前中国电网侧储能的全部。自去年夏天以来,从镇江而起的电网储能风暴,已席卷南北,蔚然成型。
那么,中国电网侧储能为何会在2018年骤然爆发,它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未来,这个场景又将走出一条怎样的轨迹?
大幕开启
多年以后再回顾储能产业历史,镇江不说是井冈山,也至少算得上是晋察冀了。虽说各省电网早有意布局储能,但选在2018年夏天于镇江开启大幕,却多少有点偶然的因素。
这个因素,便是一个拖延工期的项目所致。
在镇江市东南15公里处,有一座国能投旗下的谏壁电厂,它位处苏南电网中心,是华东电网的主力电厂。这座电厂始建于1959年,主要向丹阳、扬中、镇江新区等镇江东部地区供电。由于机组服役到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该电厂建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机组要陆续关停,其中在2017年,便关停了8、9和10号共99万千瓦的机组。
镇江方面的计划是,谏壁电厂关停这几台机组后,一座新建的天然气发电厂可以完成出力补充。2015年12月,位于镇江丹徒区的镇江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开始奠基。这家热电厂一期总装机容量95万千瓦,由上海中盛实业投资。项目原本规划于2017年夏天投运,这在时间上正好和谏壁电厂关停机组无缝衔接。
但上海中盛却因资金等问题,而使这个项目陷入停滞状态。进入2018年后,由于夏天日益逼近,前有追兵,后无粮草,镇江电网迎峰度夏的局势便日益紧张起来。(注:直到2018年11月,上海中盛实业引进中石油昆仑燃气入股镇江燃机热电联产项目,才解决资金问题,该项目也于近期重新开启人事招聘。但短短一年间,江苏电网侧储能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这种情况下,电储能项目只能提前披挂上阵,因为只有电池储能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建成并帮助电网进行调峰。而此时,江苏电网编制的《江苏储能研究整体意见》和《江苏储能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甚至还没有定稿。
兵贵神速。2018年4月,镇江东部电网储能项目启动,5月项目就开始招投标,到7月份时,整个项目8个电站共101MW/202MWh已全部建成,进展可谓一日千里。
这八个电站,分别由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山东电工集团和许继集团运营,均为国网系公司。
有了镇江东部电网这个城墙突破口,河南、湖南、甘肃等地也相继跟进,到了10月之后,江苏二期涉及到的南京、苏州、淮安、盐城、扬州等地已全面铺开,这些项目累计起来,规模已超1GWh,电网侧的产业烽火,已经燎原成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秘书长刘为认为:电网侧储能规模的爆发是偶然,也是必然。江苏率先发布百兆瓦级储能项目招标的起因固然是火电机组退役、夏季高峰用电以及高层推动等多个偶然因素碰撞的结果,但电网公司的兴趣被全面激发则存在必然性。从2011年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开始,电网公司从未停止对储能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以及模式的探索。在动力电池扩产能导致电芯成本大幅下降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拐点已经到来。
新战场
行业在进化的同时,投资者、供应商也在进化。
开启这个新战场的,是各省电网公司。能够率先切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自然都是各家兄弟单位。
以国网区域典型的江苏、河南、湖南市场为例,作为投资者的业主单位,一共有六家,分别是平高电气、许继集团、山东电工、国网节能、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和国网湖南综合能源。这六家公司都是国网直属或者各省网公司下辖单位。
其中,平高电气不仅独占去年的河南项目,在江苏第二批储能共11个项目中,也是项目最多,份额最大。两个省份累计下来,装机功率有393MW,储能容量达到676MWh,一年下来,攻城略地战绩斐然。
国网系公司开拓储能业务,既有系统内的便利因素,也是与国网大规模基建投资趋缓,迫使平高、许继等输变电制造企业寻找再成长的空间有关。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相继将平高、许继收归旗下,两家公司在国家电网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中,一度订单十足,马力全开。但随着基建步伐放缓,国网自身也处于转型长考之中。由于平高等公司的产品具有很强的项目属性,公司的业绩与国家基建方面对于特高压电网的投资密切相关,一度处境并不乐观。
如今,随着国网新任董事长寇伟“三型两网”施政纲要的颁布,无论是坚强智能电网还是泛在电力物联网,都需要储能作为基础层的支撑手段之一。整个集团需要从传统电力市场向综合能源市场转型,平高、许继如此,各省网公司,同样如此。它们在为储能行业开启一个大市场的同时,储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些单位提供了开辟新局面的机会。
电网系公司的强力突进,在短时间之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储能的产业生态。带来直接影响的,便是在可观的订单面前,供应商从内到外都要重新调整策略。
在奇妙的订单指挥棒下,从电池到PCS,电网侧储能吸引了中国最主流的一批设备供应商。如索英、中天、南都、比亚迪等,这几十家企业蓄力已久,耕耘很深,是中国储能制造的中坚力量。除以上图表所列企业外,江苏第二批项目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名单。
原本,在电网侧开闸之前,中国的储能供应商,要么只能将视角投向海外,要么在用户侧,还得扮演起供应商、投资者和运营商多重身份一体的角色,这与海外市场链条分明的情况大为不同。横跨环节众多但收益微薄,这拖累了不少公司的整体表现。
随着电网侧市场扩大带来的影响,以及其它场景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中国的电池与逆变厂商,应会逐渐回归到设备供应商的角色,而具有更强财务能力的能源企业将成为主要的项目开发商。
但与此同时,大型项目所带来的另一面也逐渐显现。在公开招标机制下,供应商为争夺订单,价格战的魅影已经出现。以锂电为例,在去年平高的项目招标中,已经出现了实际单价每瓦时七毛多的低价。
中国电储能产业发展历史短暂,市场应用还缺乏长时间运行验证。而且,因为工况等场景的不同,需要开发出与电动汽车或光伏等产业不同的专用产品。其价格的下滑,应该是平稳有序,以杜绝和价格战如影随形的质量与安全隐患。
未来之路
市场一份测算数据指出,电网侧投资储能,可将馈线改造扩容时限延缓3年,相比兴建变电站,投资建设成本降低约30%左右。
中关村储能联盟秘书长刘为认为,随着两大电网公司相关政策的出台,电网侧储能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方向性指导,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初步统计,近期规划/在建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项目的总规模已经超过1.4GWh,预计未来1-2年电网侧储能还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储能在电网侧能有效应对诸多棘手问题。它既可以弥补变压器高峰容量不足、本地落后机组退役和迎峰度夏等问题导致的电力负荷缺口,也能解决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和区外送电带来的调节需求和安全问题,还能有效防范因新能源并网导致的区域电网断面阻塞风险。
看起来,这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业。但问题在于,这个新兴业态,自一出世,便面临着先天跛脚的商业机制。而且,从技术标准上来说,也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由于买单机制不明,当前电网侧主流的运营模式是,业主建立储能电站后,通过容量或电量租赁,由电网公司支付租赁费用。租赁期限则不等,租赁期限结束后,再由业主将资产移交给电网公司。
这一模式的关键,是电网公司承担了兜底的作用。正因如此,电网内部,希望将储能资产归入输配资产,通过重新厘定输配电价来疏导投资收益。
今年以来,这一内部意见正上升为电网公开的态度。先是1月30日,南方电网发布《电网公司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将保障系统安全、具备投资替代效益、应急供电保障的电网侧储能项目视为电网有效资产,其投资通过输配电价准许收入予以疏导。”[2]
时隔不到20天,国家电网也印发《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样强调“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将各省级电力公司投资的电网侧储能计入有效资产,通过输配电价疏导。”
有业内人士表示,两大电网的态度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南网对纳入输配电价的储能资产有明确的指向:安全应急和替代资产,而非市场化的资产;国网在指导意见中并没有对储能在电网侧发挥的作用进行明确。市场有意见指出,国家在监管电网侧储能资产时,需要对储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进行认定,尽量用市场化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两大电网想把电网侧储能资产纳入输配电价,前景并不乐观。更加重要的是,在今年两会中央要求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的任务下,电网公司已先后表态要坚决执行。但从电网侧来看,能降的空间主要也是集中在接网费、容量费和输配电价上,此时正是风口浪尖,要增加储能一项折入输配电价,已是难上加难。
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又发布《关于电网企业增值税税率调整相应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通知》,再度强调要降低一般工商业输配电价水平。同时,今年又是输配电价首个监管周期的最后一年,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办法可能会在年内迎来修订。在这些方向各异的作用力面前,电网公司有着很强的紧迫感。
另外,由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在国内仍然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市场正在培育,规则正在确立。由于电网公司手握调度权,电网侧储能若想参加这两个市场,同样会引起竞争不公的担忧。
急速成长的市场,与模糊不明的商业模式交织在一起,让市场既充满勃勃生机,又略显混沌迷茫。而寻找解题的答案,却是全行业的责任。
原标题:电网侧储能大幕开启,规划/在建的储能项目规模已超1.4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