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新能源产业保持了持续的发展,技术进步持续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光伏领域,以“高科技+能源”为代表的太阳能薄膜发电产业自2006年起步以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持续稳健发展。薄膜发电产业因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兼具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同时具有市场空间广阔、产业带动能力强、技术进步快等特点,将为中国经济添加一个新的增长极,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薄膜发电产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以汉能为代表的薄膜发电企业近年来在技术领域取得进步与薄膜发电应用的不断拓展相得益彰。目前,汉能的薄膜发电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7%,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的研发转化率已高达20.5%。
谈及薄膜发电应用,未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汽车、工业屋顶、民用产品等蓝海市场将为企业创造无限的商业机遇。
薄膜发电技术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指将太阳能薄膜发电电池板与建筑物屋顶和墙面相结合,将每一个建筑物转小型电站,实现电力的“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既不用占地,也不用远距离传输。在工业领域,当今的工业厂房大多采用不能承重的轻钢屋顶,传统的刚性光伏组件因质量较大而无法在普通的工业厂房上推广。在工业屋顶应用领域,柔性薄膜组件采用柔性衬底,可弯曲、可粘贴安装,在建筑应用市场更具发展前景:一方面,相同面积的柔性薄膜组件质量较轻,可满足非承重屋顶对重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可弯曲、可粘贴安装的优点可以满足建筑物形状设计和美观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约为890亿平方米,以东、南、西墙墙面积的15%、屋顶面积的10%计,直接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间接市场规模达30万亿元,相当于我国汽车市场的3-5倍。即使按照10%的转化率和太阳能平均每年1300个发电小时计算,装机规模相当于368个葛洲坝或45个三峡,可替代全社会30%左右的年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亿吨,相当于我国目前年排放总量的20%左右。
作为薄膜发电行业的开拓者和先锋企业,汉能控股集团近年来在汽车领域取得的成绩实属抓人眼球。不久前结束的“国际汽联世界耐力锦标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汉能太阳能与阿斯顿•马丁赛车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工程师将把汉能太阳能的柔性薄膜发电技术植入阿斯顿•马丁赛车,既确保车手在舒适的温度下驾驶,又不会消耗赛车引擎动力。普罗迪夫车队代表阿斯顿•马丁并使用其品牌赛车参赛,汉能的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也将应用于普罗迪夫车队在英国班伯里新址的建筑,进而实现零排放绿色能源的供给。
在汽车领域,汉能太阳能还成为今年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锦赛北京赛事官方太阳能合作伙伴,汉能太阳能将为Formula E 2014锦标赛度身订制全套“快装电动汽车薄膜发电充电系统”,可快速拆装重复使用,并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天气条件下最大效率地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
汉能在薄膜发电领域的成功商业实践不仅彰显出公司在绿色革命领域的卓越价值观,亦体现出汉能太阳能通过柔性、薄膜发电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应用最大化的企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