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中国逆变器的崛起:大机小机之争
日期:2014-06-2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ara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09年以前逆变器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很神秘的东西。在狂热追捧多晶硅的年代,光伏这个不差钱的行业,中国制造生存艰难。那是一个SMA、KACO在中国市场受到追捧的年代,中以阳光电源(当时的“合肥阳光”)、冠亚电源为代表的企业处境尴尬。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大机还是小机厂商,都把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放在第一位。从96%提高到98%左右,但市场缺乏统一的论调,有宣传MPPT效率,也有着眼系统效率的,但实际上欧洲市场最认可的仍然还是欧洲效率(EU效率),这个更严格,但体现出来的数字却不如上面两个好看。

那个时候客户的项目很少考虑逆变器的性价比,大多挑国外品牌的买,因此国内厂家每天忙于应对国外品牌的“入侵”。

在2008年,国内光伏最初起步,其时国内市场基本为海外品牌垄断,SMA,SIEMENS,KACO,施耐德,POWERONE等品牌主导国内项目的圈地运动。当时国内企业不断地寻求突破。其时项目规模并不大,达到几百KW就可以说是大项目了,第一次国内品牌实现正面交锋的突破,是在2008年年中,阳光电源在竞标中战胜当时不可逾越的国际巨头,并凭借价格优势不断扩大战果,最终实现对海外品牌的围剿,同时也带动了一些嗅到商机的国内企业进入光伏逆变器细分行业。

相比大机的处境,小机从无到有却是在“打酱油”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了欧洲、澳洲等市场的认可。2009年底,多晶硅结束暴利时代后,价格下调了近80%,使得光伏成本大幅下降,按照之前成本计算的补贴,在当时显得极具吸引力。市场开始抢装热潮,在SMA、KACO、Refusol等国际厂商的产品被抢购一空后,欧洲和澳洲市场颇为不情不愿的接受了中国企业,从此中国的大机和小机一发不可收拾,而在以家庭屋顶电站为主的澳洲市场,基本支撑了整个中国小机出口应用的90%。

艾索新能源,后来与兆伏合并为兆伏艾索,再后来被SMA收购。董事长宁宁美丽而强势,自称草根出身,2009年与“发小”留德博士赵磊等人共同成立艾索新能源,产品甫一出来,欧洲市场旋即打开。宁宁想到了光伏行业触底后会有所反弹,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么迅猛。2009年底至2011年底,逆变器行业最美好的一条“大龙”,艾索从头吃到尾。但在是否做大机方面,宁宁与赵磊理念不合,同样倔强的两人分道扬镳,宁宁选择了与戴国锋合作发展大机,赵磊则远走他处,后与苏州成立欧姆尼克。可以说这场震荡对艾索影响颇大,在后续发展中,艾索表现的只能说中规中矩,后与兆伏艾索合并,再后来兆伏艾索被SMA收购。做为打开中国市场的跳板,可以说目前仍然处于磨合阶段,且SMA现在也颇有点自顾不暇的感觉:第一季度财报显示SMA销售额1.763亿欧元,相比去年的2.123亿欧元持续下滑,销售额从1.2GW降到1GW,亏损也由840万欧元提升至2240万欧元。对于中国市场,兆伏艾索的员工颇为无奈,一个员工对《光能》表示:我们也不知道SMA的中国策略。

山亿新能源,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本是准备供给韩国市场的逆变器成了澳洲市场“隐藏的冠军”。出身中科院,在外企和澳洲做了8年电子电力工作的老板崔佩聚怀揣着梦想在2008年与山亿电子合资成立山亿新能源,落户无锡。开始目的很简单,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光伏逆变器满足当时韩国蓬勃发展的光伏市场需求。2009年的韩国大邱展热闹非常,LG、三星都纷纷设展,但是展馆中最多的还是中国面孔,笔者当时粗略估算大概有300家中国企业。

但山亿的第一个客户却是个德国人。当他们推出第一代面向家用的单向逆变器Solarriver后,韩国市场萎靡不振,大邱展风光不再。山亿电子的韩国销售渠道优势不再,但欧洲市场却打开了大门。在亲自验厂之后,德国客户对山亿下了第一批500台逆变器订单,通过德国市场这个跳板,进而在意大利打开局面。2011年,山亿接连得到两家投资公司的融资。

丁永强,古瑞瓦特总裁。是这三个企业领袖里面最年轻的,80年生人,理科男。履历简单:2005年毕业就进入伊顿电气从事进行光伏逆变器研发。见到外国同事对中国逆变器产业的不屑,刺激他在2010年联合几位同学和好友在深圳创办了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古瑞瓦特(Growatt)”,意即给客户“增加发电量”。在笔者的调查中,古瑞瓦特的技术在业内有口皆碑。截至目前,古瑞瓦特全球出货总量达到了1.5GW,在澳洲和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据国内出口第一的位置。

洪伟,清源光电总裁,7年前受邀从澳洲回到厦门高新区创业,生产小机和支架。7年后,清源科技计划给厦门高新区政府每年带来1.5亿度的清洁电力。清源在澳洲等地的业务拓展顺利后,也计划转型做EPC和BT,提供前期项目开发、中期EPC和后期运维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清源光电在与各家中广核、中节能都有合作,尤其以中广核联系紧密,双方正在云南计划共同建设300MW光伏电站。同时中广核有项目负责人称今后将与清源有更多全方位的合作。

上述四个企业家无疑是幸运的,无论是做管理、搞研发还是相近的行业,他们的幸运之处并不是早,而是恰到好处。几乎都是刚刚做出产品,海外市场就出现缺口。但2009年中国市场开启后,小机在国内的路子一直走得磕磕绊绊。同时这时国内市场已经由中国企业掌握了话语权,笔者曾于2010年询问过一些国际逆变器厂商是否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意愿,他们的销售代表连连摇头,能感受出笑容里有对尚未开启的中国市场的不屑,也有对价格战的有心无力。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Shine Magazine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