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损人不利己的互相杀害
受益于中欧光伏产业蜜月期,中国太阳能企业获得了极大的成长。2011年,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企业中,中国就已独占5个,到2012,这个数字变为7个。而随着欧洲市场的萎靡,德国本土的太阳能企业却是连受打击。由SolarWorld牵头,欧洲太阳能光伏企业组成联盟EUProSun,将光伏寒冬归咎于中国企业,奔走呼吁欧盟对华入欧太阳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向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提起诉讼。
半年后,欧盟委员会正式就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作出初裁,决定将从2013年6月6日起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业寒冬开始降临。中国光伏制造商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中继续步履维艰,并非像欧美企业反倾销诉讼中形容的那般悠闲。在2012年上半年,由于多个市场补贴减少,美国对华反倾销公布初裁结果,欧洲制造商也向欧盟提出反倾销申请,中国光伏制造商的生产部分出现停滞。而在欧盟初裁后,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
可惜,即使对华“双反”裁决落锤,德国光伏产业也并未因此获救。全世界所有太阳能公司都亏损,所有德国公司,也包括最好的中国太阳能公司在内。先死的不容易,后死的也难。Solon、Sovello和Q-Cell等企业终于还是倒下了。中国光伏龙头无锡尚德也破产倒闭。
再回首能否再携手?
对于默克尔此次访华,中德专家都认为,中德关系目前“动力十足”,而维持这一动力是默克尔此行的目的之一,其中经贸议题是核心议题。而在已经签订的四项项目中,有两项都跟能源相关——很可惜,这些都与中国光伏产业无关。
2013年6月9日中午,在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协助下,媒体通过对莱比锡电力市场(EEX)数据分析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德国光伏电力首次超过50%的总用电占比——中国光伏组件功不可没。
在德国“去核”能源转型革命中,中德两国光伏企业曾经亲密合作,也曾经互相攻讦。但这些都已经过去。这是默克尔的第7次访华,与多数重要国事活动一样,默克尔的中国行程被习惯性地命名为“经贸之旅”。然而,此次光伏行业的空白却显得如此遗憾。中德两国光伏行业的交流高潮发生于默克尔任期,却也在其任期内戛然低落。相爱相杀,再回过头来,互相携手似乎已经不太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