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海省响应脱贫攻坚战的号角,通过不断努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光伏扶贫,至今,全省47.2万千瓦的村级扶贫电站全部建成并网,将给每个村带来约30万元的收益,这收益每年源源不断。
夏日炎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村级光伏扶贫2 号电站业已投产,蓝色的光伏板不断捕获着阳光,这是青海“十三五”第一批最后一座并网发电的光伏扶贫电站。至此,青海省47.2万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发展,为全省39个县市区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总规模47.2万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据悉,这将给每个村每年带来预计30万元左右的收益,成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阳光存折”。
青海省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地区,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和扶志扶智行动。落实扶贫资金112.8亿元集中攻坚深度贫困,12个县(市)顺利通过国家及省两级评估,公示摘帽。让 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需要激发其内生动力。围绕稳增长强化政策联动,加大资金、项目、举措的倾斜力度,进一步拓宽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渠道。建立市(州)县级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将对口援青资金的80%用于脱贫攻坚,多渠道解决脱贫攻坚项目资金需求。
钱包看涨的不仅是贫困群众,今年青海省连续第15年提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省45万名退休人员将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13元,上调幅度5.14%。原中国邮政青海分公司退休职工孙李贵珍一看到这条消息就转发到家中的微信群里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我退休2 年,就赶上了养老金2 次上调,退休了家里钱也够花。”李贵珍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持续提升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织密社会保障网的一部分。青海省还将60周岁及以上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这些惠民政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和对广大退休人员的关怀,对拉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7月16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集中开展为期40天的“根治欠薪夏季行动”,着力从源头上保护好农民工的钱袋子。重点治理全省各类在建工程项目及已竣工但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法人单位、自然人两大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目前,我省农民工工资清欠率达98.5%。
在上半年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谋划早、聚焦准、举措实,切实充实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9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0397元,增长10.5%。全省 农村 常住 居民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4735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1035元,增长24.3%。
民生之微在于衣食住行,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刚需。“六月份一直在下雨。我们接到了一通保障性住房屋顶漏雨的投诉电话,接到电话后,我们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尽快安排修缮,第二天就把情况反馈给当事人了。”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青海省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棚户区改造1647套,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553套,农牧民危旧房改造3567户。同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项民生实事工程加速推进,公共服务“五大工程”进展顺利,基础教育质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1.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7%,教育支出增长10.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投资增长68.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26.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0%。财政支出继续瞄准那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递次增密民生网络。
原标题:【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民生改善有质 ——青海经济形势半年报之四
夏日炎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村级光伏扶贫2 号电站业已投产,蓝色的光伏板不断捕获着阳光,这是青海“十三五”第一批最后一座并网发电的光伏扶贫电站。至此,青海省47.2万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发展,为全省39个县市区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总规模47.2万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据悉,这将给每个村每年带来预计30万元左右的收益,成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阳光存折”。
青海省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地区,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和扶志扶智行动。落实扶贫资金112.8亿元集中攻坚深度贫困,12个县(市)顺利通过国家及省两级评估,公示摘帽。让 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需要激发其内生动力。围绕稳增长强化政策联动,加大资金、项目、举措的倾斜力度,进一步拓宽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渠道。建立市(州)县级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将对口援青资金的80%用于脱贫攻坚,多渠道解决脱贫攻坚项目资金需求。
钱包看涨的不仅是贫困群众,今年青海省连续第15年提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省45万名退休人员将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13元,上调幅度5.14%。原中国邮政青海分公司退休职工孙李贵珍一看到这条消息就转发到家中的微信群里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我退休2 年,就赶上了养老金2 次上调,退休了家里钱也够花。”李贵珍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持续提升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织密社会保障网的一部分。青海省还将60周岁及以上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这些惠民政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和对广大退休人员的关怀,对拉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7月16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集中开展为期40天的“根治欠薪夏季行动”,着力从源头上保护好农民工的钱袋子。重点治理全省各类在建工程项目及已竣工但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法人单位、自然人两大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目前,我省农民工工资清欠率达98.5%。
在上半年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谋划早、聚焦准、举措实,切实充实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9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0397元,增长10.5%。全省 农村 常住 居民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4735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1035元,增长24.3%。
民生之微在于衣食住行,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刚需。“六月份一直在下雨。我们接到了一通保障性住房屋顶漏雨的投诉电话,接到电话后,我们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尽快安排修缮,第二天就把情况反馈给当事人了。”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青海省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棚户区改造1647套,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553套,农牧民危旧房改造3567户。同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项民生实事工程加速推进,公共服务“五大工程”进展顺利,基础教育质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1.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7%,教育支出增长10.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投资增长68.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26.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0%。财政支出继续瞄准那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递次增密民生网络。
原标题:【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民生改善有质 ——青海经济形势半年报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