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新能源车企“入冬” 动力电池企业“唇亡齿寒”
日期:2019-08-2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geyil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目前,电动汽车是一种大趋势,动力电池又是动力汽车的重要命脉,2018年,由于国内补贴调整等因素,电池装机量有所下滑,2019年8月,本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出现首次负增长。随着2020年新能源补贴彻底被取消,车市入冬,资本离场,不仅是新能源车企,国内电池企业也同样面临严峻考验。

新能源车企日子不好过,动力电池企业日子也难。

对汽车工业而言,电动化已成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而动力电池又是加速这一变革的重要基石和命脉所在。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按正极材料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

从全球领域来看,目前动力电池行业主要由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以及松下等企业领跑。

从长远来看,动力电池行业还处于初期,依然存在一些新的机会和变化,未来几年,会朝着技术迭代、产品创新等方向发展,具体战术层面可能会做一些调整。

在补贴红利消退、降本压力、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的牵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寒开始加剧蔓延,从主机厂到电池企业,到设备材料企业,再到上游原料企业等营收皆受到了波及。



从市场发展来看,2020年新能源补贴彻底取消,国内电池企业来自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挑战将更残酷。

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大军压境之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补贴进一步退坡、上游原材料不断上涨、下游主机厂大幅压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的生存压力,将会前所未有。

从正极材料来看,2019上半年三元电池装机电量约20.22GWh,同比增长13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电量约7.66GWh,同比增长23%。

此外,2019上半年,方形电池装机电量约24.67GWh,同比增长109%。软包电池装机电量约2.63GWh,同比增长38%。圆柱电池装机电量约2.71GWh,同比增长47%。

从负极材料来看,目前主要是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以及部分硅炭负极为主,未来行业内低端重复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019年上半年,国内存活的电池厂家为60家,相比2016年顶峰时期的155家,减少了近三倍。

据电池联盟了解,被淘汰出局的企业,不管是在产品技术、产能规模,还是在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沃特玛与国能电池等。

2016年,深圳沃特玛被坚瑞沃能收购,2017年一举成为排名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后的动力电池巨头。

然而,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净亏额达到38.16亿。不到两年的时间,沃特玛便跌出了2018上半年动力电池榜的前10名,甚至陷入了倒闭的边缘。

2019年5月,国能电池被曝因资金问题将倒闭、破产清算。7月22日,国能电池方面承认欠薪,并在发公告称12亿元应收账款尚未收回,导致拖欠员工薪资。

由此可以预见,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淘汰赛正在加剧,在被强者恒强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不断侵吞市场份额的未来,以及外资企业的大力进军,国内的中小电池企业的处境将更加艰险。



目前,动力电池主要以锂电池为主,锂电池的构成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材料为主。

正极材料在锂电池电化学性能中起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

大材料中,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比达30-40%。其成本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引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负极材料格局较为稳定,且龙头企业市占率仍在提升,目前人工石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隔膜方面,湿法隔膜性能更优,干法价格低廉,未来隔膜仍有一定的降价压力。

电解液行业门槛相对较低,目前总体产能利用率不高,且未来同样有降价压力。

2019年以来,钴、锂材料价格维持了下滑趋势,市场需求疲软,钴锂企业利润增长受阻。

2019年一季度,正极材料出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46%;市场规模104.5亿元,同比下滑15.8%,企业出现了较大的降本压力。

目前国内市场,隔膜价格及毛利率下降趋势明显。相较之下,海外市场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小,对价格敏感性较低,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2013年,以客车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开始扩张,日韩电池企业因技术领先、成本控制佳,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共有57家动力电池企业入选,均为国内企业。

由此,日韩电池企业在中国市场开拓进程开始减缓,国内动力电池正式形成了产业规模,装机量达到15.55GWh。

自此,全球电池行业由中日韩鼎足而立,动力电池领域“天下三分”。

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据前列的企业,均被中日韩三国包揽,主要代表是来自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等。



2018年,国内因补贴调整等因素,导致电池装机量有所下滑,国内全年装机量为32.84GWh,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97GWh。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自6月21日起废止《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政策的放宽,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量,使得之前被迫暂时离开中国市场,以日韩电池企业为代表的外资企业重返国内市场。

从市场份额看,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前十大企业产量为86.11GWh,占全球总量比81.24%。

从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依旧是以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以及国内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等为领军代表。

从全球动力电池格局来看,宁德时代与松下目前竞争优势较明显,但LG化学与三星SDI增长较快,国内企业波动较大。

为了在产业中降本增效,目前主机厂和电芯企业绑定关系日趋牢固,如特斯拉与松下的合作、通用与LG化学,宁德时代更是“圈地式”发展态势。

目前,国内的电芯企业正处于在全球扩大影响力时期,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巨头企业,一直在不断的与全球主机企业签署订单,未来动力电池全球化竞争仍将持续。

韩国三星SDI计划2019年至2030年间,将西安市、蔚山市、天安市的工厂生产转移至无锡市,加快对新型电池的量产进度。

2018年7月,LG化学在南京正式签约投资2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项目,预计年产能32GWh。

2019年6月,LG化学与吉利达成协议,注资1.88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

外资电池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冲击的不仅是第二梯队企业,以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为代表的巨头企业也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八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出现首次负增长。随着车市的入冬,以及资本的离场,电池企业的生存将更加残酷。 

原标题:新能源车企“入冬” 动力电池企业“唇亡齿寒”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