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戴姆勒9亿入股孚能科技,为什么中国电池市场多CP?
日期:2020-07-0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zhangchi_zr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新能源汽车“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发展至今,只有电池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的一大王牌,这一点,从精明的跨国车企主要选择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电池企业,尤其是头部厂商的技术实力。

继大众集团大手笔入主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后,业内盛传的戴姆勒入股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的消息,也终于迎来实锤。7月3日,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与孚能科技深化战略合作,并将持有后者约3%的股份。此外,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9.045亿元,参与孚能科技的首次科创板公开募股。

入股背后或暗藏电池路线抉择

通过参与公开募股,戴姆勒有机会在孚能科技的监事会中提名一位代表。未来,双方将共同研发高新电芯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同时,为满足梅赛德斯-奔驰所需动力电池,孚能科技将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菲尔德-沃尔芬建造一座动力电池电芯工厂。此次的合作协议将保障梅赛德斯-奔驰在电动化战略进程中的动力电池电芯供应,而孚能科技则可以确保其计划内的产能建设。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表示:“通过首次入股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与中国高新科技合作伙伴的合作潜力,以支持我们在全球范围推进电动化战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本土研发、生产和采购等。”

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去年已开始与孚能科技展开合作,向后者采购动力电池,而此次以资本形式“绑定”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对保障其电池供应、提高电动化竞争力是一大利好。

再看孚能科技,知名度不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但其在软包电池领域一直占据龙头地位,被业内称为“软包王”。虽然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方形电池一枝独大,而软包电池销路一般,但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高端品牌车型上,软包电池却分外吃香。

韩国电池厂商LG化学、SK Innovation,以及被中方收购的原日产旗下电池公司AESC等走的都是软包电池路线,已搭载在大众、奥迪、日产、现代起亚、通用、雷诺等车企的多款主流车型上,例如奥迪 e-tron、奔驰EQC、大众ID.3、捷豹I-pace、保时捷Taycan、日产聆风等,其中日产聆风自2010年上市以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辆。

软包电池优缺点十分明显,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在国内有助于获得更多补贴)、安全性好、设计灵活等,而劣势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相对高。从戴姆勒投资孚能科技来看,孚能科技的技术无疑得到了戴姆勒的认可,而戴姆勒或许已经选择了软包电池的技术路线。

绑定头部电池厂商助力本土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尤其是政府的倾力扶持,使得中国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这种情况下,先进入者无疑更有优势,就像当年大众集团早早进入中国市场,占尽先机,赚得盆满钵满。在动力电池领域,大众集团同样出手果断。

今年5月底,大众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1亿欧元,从而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凭借这波操作,大众集团成为首家直接持有中国电池厂商股份的外资车企。

中国是大众集团电动化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众集团电动汽车在华年销量要达到150万辆。为此,大众集团正在推进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这样一来,本土化的电池供应自然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此前奥迪e-tron由于LG化学的波兰电池工厂产能有限,一度被迫停产,这也让大众集团更有紧迫性。与单纯的订单合作相比,入股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培养自己的“嫡系”,无疑是确保其在华电池供应更有效的手段。

此外,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前两位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身边,自然也不乏跨国车企“慧眼识珠”。宝马与宁德时代颇有渊源,当初也正是与宝马的合作令宁德时代名声大噪,而宁德时代为了宝马专门在德国建厂。宝马在沈阳投产的首款纯电动SUV iX3将于近期首发,搭载的电池就来自宁德时代,且根据宁德时代2018年发布的一份公告,华晨宝马有权对其进行股权投资。

再看丰田与比亚迪这对CP,虽然未直接入股,但双方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轿车和SUV的纯电动车型。丰田还于去年宣布,将从比亚迪、宁德时代采购电池。今后丰田在中国地区销售的电动汽车,将使用本土供应商提供的锂电池。

技术创新脚步不停

新能源汽车“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不过,发展至今,只有电池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的一大王牌,这一点,从精明的跨国车企主要选择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电池企业,尤其是头部厂商的技术实力。

目前,不少电池企业提出了长寿命电池的技术构想。继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在“电池日”推出使用寿命达“百万英里”的新电池之后,宁德时代也有新动作。今年6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公司准备生产一款总续航达200万公里、使用寿命达16年的电池,成本较现有电池增加不到10%。曾毓群还提到,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具备量产能力,有订单即可着手量产。相比之下,根据彭博社的统计,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电池总续航约为25万公里、寿命为8年。

另外,近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也抢了不少风头。今年5月,蜂巢能源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两款无钴电池亮相。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在发布会上表示,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通过单晶无钴材料技术、叠片电芯设计技术、矩阵PACK设计技术和车规级AI制造的方式,实现整车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达到超过15年120万公里的寿命。

虽然业内也有人认为百万公里电池是噱头,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支撑电池企业前进的核心动力,也是吸引跨国车企纷至沓来的最大魅力。


原标题: 戴姆勒9亿入股孚能科技,为什么中国电池市场多CP?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汽车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