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亟需“吹哨人”!
日期:2020-07-1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zhangchi_zr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十四五”规划在即,光伏平价上网就差“临门一脚”,行业洗牌与混战正如火如荼。

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正处于再发展、再突破的关键节点。

当我们呼喊着“厉害了,我的光伏!”,当我们自诩“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当我们预判未来“年新增装机70GW以上”的时候,所有的事实真如我们所感触、所预料、所期许的一样吗?

就在过去一个月内,三位光伏龙头企业的董事长都和我们说了同样的话:我们行业的“宣传”、“发声”、我们的一些活动,虽然都必须去做,但其实还是有不小的“自嗨”成分,自娱自乐,甚至自我麻痹。

“光伏发展那么多年了,取得了那么大成绩,但你跨出这个行业听听,你到全国层面的平台去说说看,有多少人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听我们讲光伏?愿意听的少,听得懂的更少,听了后观念上有所改变那就是‘阿弥陀佛’了。”

这并非妄自菲薄!诚然,中国光伏产业的成就比肩高铁,诸多第一浇铸无数奖杯,任何赞许与骄傲都情理之中。

只是,从更宽阔更长远的视野来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依然“道阻且长”,从整个能源电力、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大环境的认知来看,我们始终需要愿说、会说、能说、说了有影响、说了能起作用的“吹哨人”为行业鼓与呼。

这个人可以是你、是我、是所有光伏从业者,是所有热爱光伏行业的人;当然,我们也亟需更多懂光伏,且有话语权、有影响力,甚至有决策权的人士来为一个“光明的产业”说话,并给予支持。

一. 要把光伏在更高层面传播出去,产生真正的影响,光伏企业家们真是挺难的。

过去这20年,几乎有点影响、有点行业地位的光伏企业家都在为这个行业鼓与呼。

施正荣、朱共山、瞿晓铧、高纪凡、靳保芳、曹仁贤、李振国、李仙德等等,我们可以列出一场串的名字。

不管是最终失败了的,成功了的,或者现在正加速崛起的光伏企业家们都极力在不同平台、不同场合、不同渠道,不厌其烦地为光伏产业奔走呼号。

在2020年的两会上,包括南存辉、刘汉元、曹仁贤、陈康平等几位代表继续不遗余力地位光伏行业发声,他们的提案涉及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光伏企业税费等等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两会代表们在全国关注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为行业说话,绝对值得我们鼓掌和点赞。

不过现实是,光伏太需要更多的、代表光伏产业的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为我们鼓与呼。

笔者曾统计发现,从事能源电力行业的代表超过160人:从事能源行业的政协委员超过60人,总计近230人——也就是说,光伏行业的代表和委员在其中仅为零头。

逻辑上,代表少,发声就少,影响必然就小。

此外,产业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效的发声渠道在哪里?

记得“531新政”后,行业哀鸿遍野,十一位光伏企业家曾联名致信新华社,引发广泛关注,但真正对决策部门和相关决策者到底产生了多少影响,可谓“语焉不详”。

直到当年11月1日,在全国关注的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作为十位企业家代表之一,代表新能源行业,围绕光伏产业和能源转型进行了发言。刘汉元几乎是把行业最关心的困难和问题向总书记做了汇报,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他后来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内容给企业们吃了定心丸,“尤其在这样的时刻,感受特温暖!”

从后来相关管理部门的举措、相关政策的出台看,这次民营座谈会上的发言,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问题是,如果未来光伏产业再次遇到政策层面的“黑天鹅事件”,大量企业再次面临生死存亡。光伏产业的权重人士们是否还能争取到类似“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样的渠道和平台去反映问题,建言献策?

二、不少行业专家都在为光伏发展欢呼鼓舞,但全国有权重的智库专家和人士,有多少人理解光伏,多少人为光伏说话?

为光伏行业鼓与呼,为行业建言献策,并为这个行业大半生心血的专家,可谓不胜枚举。我们也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比如石定寰、李俊峰、沈辉、赵玉文、杨德仁、沈福鑫等等。这些专家、老师可以说为光伏行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卓著。

记得“531新政”出台后,6月2日,时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王斯成老师致函光伏专委会,称”光伏531调整新政“将使光伏制造业崩溃,损失超万亿 ,250万人就业受影响。此致函可谓一封“直言不讳”的泣血书,直指政策三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遗憾的是,两天不到,函件内容在媒体上再也见不到了。

除了上述专家老师,如果仔细查找梳理可以发现,在国内颇有话语权和建议权的权威机构、智库单位中,真正做光伏(新能源)、能代表光伏的专家和权重人士非常少。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关键时刻,能为光伏产业“说上话”的智囊人士也是少数。

去年我们专访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时,谈到“十四五”光伏的阻力,他表示了不小的担忧:“光伏真正的阻力在哪?其实是很多精英层。举个例子,比如中国数十个院士研究热能,研究核的,研究煤炭清洁化利用的。对于他们来说,将来你光伏的发展要让传统能源退出历史舞台,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恰恰他们对决策层形成的影响力要比我们更大一些。”

李振国还担心,可能类似补贴的问题、经济性的问题都解决了,但别人跟你谈民生,“比如传统能源的就业人员怎么办?煤炭工人怎么办?但事实上,这和煤炭工人的就业真有什么关系呢?煤炭工人今天我在井下挖煤,但以后我可以运维光伏板,清洁能源也可以吸收就业,只是他谋生的职业变化而已。”

说到“院士”,笔者曾统计发现,建国以来,中国共培养出超过210位煤炭、石油和矿业界的院士,其中中科院超过140位,工程院超过60位。但能和新能源“擦边”的院士,没有。

不久前,行业观察人士红炜老师在其文中发问:互联网经济,中国做到了世界前列,光伏产业,中国做到了全球第一,互联网企业已经出了院士,光伏产业什么时候也能出院士?剩下的问题是:谁是光伏产业的阿里?谁是光伏产业的马云?谁能开创光伏产业的创新市场?

三、大众对光伏的“误解”依然无处不在;一些管理部门,一些地方政府,对光伏仍然可能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

十几二十年前,光伏被质疑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补贴没有前途的产业。

十几二十年后的今天,你会“很奇怪”,类似的质疑和“误解”仍然无处不在,仍有人认为光伏吸血鬼、靠补贴、不经济,甚至有辐射等等等等,一些看法甚至颇为“奇葩”和极端。

同时,如今“误解”光伏的人,除了普通来百姓,也有专家学者教授,当然也包括一些传统能源行业的权威人士。

由此推之,直到今天,身处光伏产业的管理部门、机构、企业,乃至个人,要向全社会普及清洁能源仍然任重道远。

整体而言,从数年前国家能源局就已经放权给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部分省份的能源主管部门也展现了非常强大的管理能力,助推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有量有质的发展。

按光伏們的判断:在去补贴的过程中,在迈向平价及低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更了解新能源的发展态势,制定好合理的规则,也更需要市县级能源主管部门的有效支撑。只有各级政府统筹协作,才能为新能源的发展新征程助好一臂之力。

但颇为“尴尬”的是,一些(一小部分)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也还未必真正懂光伏,包括产业、政策、产品等等,可能一知半解,或者了解不透。

这也就不难理解最近几年有地方政府出台的规划与招投标等等,会出现让人“费解”的条款和规定。这也意味着,光伏行业仍需要更多的有效的普及传播,不同机构、不同经济实体、不同主体之间还需要大量有效的沟通。

众所周知,中国能源电力的利益格局颇为复杂,要让各方达成“共识”可谓难上加难。

比如,未来如何获取电网公司的支持?

李俊峰老师曾分析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励、引导,充分调动电网积极性,主动消纳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他建议光伏企业加入中电联等机构,融入电力系统,关注电网安全。“光伏企业要积极与电网公司沟通,看到电网公司为消纳可再生能源而做出的尝试,发现他们的困难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四、光伏很强大了吗?是,也不是!


光伏的赞歌,我们说了不少,媒体也写了不少。中国光伏取得的成绩确实值得骄傲。

去年9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一场会议上总结:2013年底至今,光伏发电项目的平均初始投资成本降幅超过55%,光伏发电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最经济的能源形式,并仍然处于成本快速下降的区间之内。

而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13年来,中国多晶硅产量的全球占比从0.3%增长到58.1%,光伏电池组件产量的全球占比从11%增长到72.8%,并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新增装机量占比从0.36%增长到40%以上,并连续六年位居第一位。累计光伏装机量的全球占比从1.35%增长到30%以上,并连续四年位居第一位。

从全球光伏供给格局来看,2018年中国大陆生产的多晶硅、硅片、组件、逆变器等,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了58.1%、93.1%、74.8%、72.8%和62%。在多晶硅、硅片、组件、逆变器等全球企业当中,中国形成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

那么,中国光伏产业是否已经足够强大?是,也不是!

“是”,源于类似上述王勃华秘书长的总结判断。

“不是”,源于与传统能源、传统电力的比较,具体而言,就是光伏在全国整体发电量的占比中依然极为“弱势”。

以2019年前三季度,包含光热发电在内,太阳能发电量在全国发电总量中的占比仅为1.7%,这样的占比,甚至不及风电的一半,更别说和火电等传统电力比拼。

在去年的一场重要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俊峰向在场的企业家抛出了一个问题。

“我前几天刚刚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参会的有新能源行业的,也有传统能源行业的。当时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到2050年,光伏在全国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能达到多少’。我给你们每个人三次机会,你们猜猜别人是怎么回答的,跳出光伏行业自身,其他行业是怎么看的。”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的答案是:“10%、20%、30%”。

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的答案是:“30%、35%和40%。”

而李俊峰公布的答案是:“低方案是1.5%,高方案是3%。这就是‘对立’情绪,是很多传统能源的从业者对光伏的认知和定位。”

简言之,与传统能源、传统电力对比,光伏依然弱小,依然任重道远,依然需要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机构、成千上万的企业、媒体,乃至我们每个从业者一起努力,才能搏取更好的未来。

特别注:本文意在抛砖引玉,言之不尽。我们始终相信光伏产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并在全球能源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欢迎大家指正,探讨,补充,拍砖。


原标题 : 光伏亟需“吹哨人”!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黑鹰光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