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分布式电站突飞猛进
引发我国光伏规模化反思
需要说明的是,
光伏在新能源发展中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几年分布式电站在欧美国家运行良好,特别是家庭屋顶式电站。
当然,无论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在荒漠地区建设电站,或者是利用建筑屋顶建设电站的发展模式,这都是可行的。
可是,屋顶分布式电站的发展模式在解决电力与民生需求、能源与环境保护、人居与资源分布等诸多矛盾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欧美国家采取了统筹的办法和适当的措施,克服了其低效难以降本、不易调控、难成规模等种种不利因素。
欧美国家积极有效的财政扶持政策激发了光伏电力需求,带动起智能网络的科技进步,从而达到了“聚沙成塔”的效果。例如,近年来德国
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量的上涨基本上靠的是屋顶分布式电站的建设。而美国近几年光伏发电的发展也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分布式屋顶电站的发电量已超过光伏发电总量的80%。这充分说明发展光伏产业可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在于如何因势利导,实现合理选择。
然而,当前我国在发展光伏产业的问题上面临两难困惑:重点是放在大型规模化电站建设,还是将分布式屋顶电站建设作为重心?
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将大力发展分布式电站的政策文件流于形式,可是在具体运作、目标推进上向光伏电站规模化建设模式倾斜。
在不少地区甚至是模糊或偷换了分布式电站的概念。于是,不管振兴光伏的口号喊得多响,我国光伏产业至今仍难以摆脱严重失衡的问题。于是,被扭曲了的光伏规模化带来的依然是:光伏的规模化不见配套效益,巨额投资却难见回报,因而渐渐失去金融支持。
可是,当前一些地区仍盯着电价补贴,跟风而上,争大项目,圈地引资,几乎把分布式电站作为虚招,晃了一枪,就丢在一旁,仍在变着法子搞“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