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实力不断发展,我们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国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了189967万千瓦,同比去年增长6.5%,其中核电、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增长幅度较大,分别达到了24.7%、12.4%和33.9%。而在发电量上,中国的发电总量一季度就能达到1.57万亿千瓦时。而2019年时,中国的年发电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个疑问了,中国的发电量听起来数额巨大,规模也十分庞大,那么电量是否会被浪费呢?用不完的电又都去哪了?
其实说到这里,就得纠正大家一个误区了,发电不同于蓄水和蓄热,电的保存难度非常大,所以我们一直都是用多少电,就发多少电,也就是说我们的电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一个刚好够用的程度上。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又来了,国家电网怎么才能知道,多少电是够用的,多少电又是不够用的呢?这就涉及到对于电网的控制了,关于这一点,也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留意中国电力建设的朋友们应该记得,我国是有西电东输这样一个大项目的。电从被发出来以后,将会通过特高压直流电技术进行运输,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特高压技术达到正负1100千伏特,电力损耗相当低。换句话说,特高压技术就相当于一条粗水管,可以容纳压力更大、数量更大的水流通过。
但是,当特高压输送电能到目的地以后,就会逆变为交流电,而我国的交流电是50赫兹。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打开了一台电脑,电脑就开始消耗电量,而电网的负荷就会增加,如果关掉了一台电脑,那么电网的负荷就会降低。负荷降低的时候,发电厂相应也会在合理范围内调低发电量。那如果某一地区用电量激增或者锐减怎么办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词,叫调峰。一般情况下,发电厂都会配有调峰机组,如果出现问题,调峰机组会迅速介入到控制当中来。而这考验的也是一个国家电网的强大与否,而中国在大数据上的应用,则能够直接助力电网的智能化,而大数据电网,也是中国的法宝,更是全世界的独一份。就在之前,鄂尔多斯已经开始投运110千伏大数据变电工程,并且实现了零缺陷。试想一下,以后的中国电网,在配电上就如同人呼吸一样有节奏有规律,是不是很有科技感呢?
除了大数据电网之外,我们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其中就包括风电和水电。不可否认的是,风电和水电乃至太阳能发电,的确能做到完全无污染环保,但是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水电为例,一旦遇到枯水期,发电量就会快速下降,风电如果没有风的话就会处于空闲状态。至于太阳能则更加不可控,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和下雪,那也相当于没用了。
但是,如果想要让他们起到正确作用,就必须得介入国家电网,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电量增减波动,就会造成电网波动,甚至会造成冲击。如果像调峰一样配备传统发电调峰机组,那清洁能源发电又会失去自己本身的作用,这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把电给存起来了。等一等,有人可能要问了,你前边不是说电不能大规模存储吗,难道你在骗我?
之前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或许能给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目前,全国37个风电储能项目都在火热进行中,大部分都开始进行招标,主要集中在北部省份。所谓的风电储能项目,其实就是建设一个电池存储设备,风电在运行之后,会把发的电直接投入到这个储能设施里,然后再接入国家的电网。如果当天天公不作美,那储存好的电量也能人为控制释放,从而避免电网的波动,这就是我们除了大数据电网之外的另一大法宝。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说,中国在电网上的建树也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对于电力安全的重视。因为电力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的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保证了电力的安全,工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国防和科技也才能真正安全。而且,大家也可以放心大胆地用电,中国的电量绝对不会不够用。甚至,随着我们的科技不断发达,将电给大规模长期性的存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原标题:中国发电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电能用得完吗?背后隐藏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