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建设的光伏发电园区和百兆瓦国家级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
在加快推进园区道路、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海南州注重园区绿化和植被恢复等工作,积极探索培育光伏与养殖结合发展的现代绿色产业,将光伏发电板的立柱支架提高到1.2米以上,使子阵区的风速和晴天天气的蒸发量减少50%以上。累计投资2.63亿元,建成防风林带134公里400多公顷,栽植各类苗木104万株,草原含水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有效遏制、生态环保效益不断显现。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共和光伏产业园区内最大的企业。公司在光伏发展中始终坚持打好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两张牌,在设计及建设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时开展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成立了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努力探索光伏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卫星遥感数据来看,2012年到2018年的6年间,共和光伏产业园区植被覆盖率随着光伏电站的建设也在逐年增长,增幅达15%。光伏电站的建设,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各族群众的生活环境。
“由光伏板遮挡的区域,风速平均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50%以上,退化草场得以恢复、生态得以改善。”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行驶在园区里,可以看到一片片光伏板迎光而立,路边的草地里羊儿悠闲地吃着草。
为有效提升光伏发电的效率,光伏板每个月会按时进行清洗,清洗的水流到草地里,在光伏板的遮挡下,地下水保存能力变好,草长得旺盛。
然而,迅速生长的草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草长得越来越高,不仅影响发电量,等到冬天草干了之后,还容易引起火灾。黄河公司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让周边牧民家的羊来吃草,不仅解决了企业的麻烦事,也让当地群众受益。
铁盖乡下合乐寺村村民杨生文在光伏园区里放养着400只羊,“园区里的草长得好,我的羊吃得饱,长得好,也能卖个好价钱。”杨生文靠着养羊每年能有近20万元的收入。
光伏产业园区的入驻不仅为周边群众家的羊带来了“福利”,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
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对于当地各族群众来说是幸运的。2014年,铁盖乡村民程忠义带领村民在光伏园区打工,“每天能挣150块钱,工资日结,从不拖欠,一个月差不多有四五千块钱。”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坚持生态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青海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更强。
原标题:绿色,发展主旋律中的最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