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受邀出席第五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并以“光伏等新能源将成后疫情时代经济绿色转型的引擎”为主题做演讲。她认为,后疫情时代,“光伏+”不再是由光伏行业思考与其他行业怎样融合,而是所有的行业需要用“光伏+”思维主动思考与光伏的连接,从而创造新的市场、新的供应链、新的商业形态和服务模式。
同时,钱晶就光伏行业几大热议话题接受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1. 听说晶科TigerPro已经签单近1GW,10月初第一张海外订单就要发货了。对于制造商,选择182mm的理由是什么?对于客户,理由是什么?
答:客户选择Tiger Pro的理由很简单。首先从成本角度分析,Tiger Pro是占优的,其BOS成本和LCOE都有优势,这一点对有经验的、内行的电站业主显而易见。其次,运输方案明确,包装方式安全可靠,集装箱运输风险低、成本低。内行不仅看产品,还看整体系统和细节。第三,但也是很重要的,成本和产能。 新设备摊销成本谁买单?肯定是先吃螃蟹的客户。210组件商没有210电池的掌握权,210电池商没有210硅片的掌握权,而每个环节都有溢价需求,所以最后成本还是要分摊到客户头上。
对于制造商而言,选择182mm理由也很简单,生产可行性最大,工艺最成熟,良率和产能有保障,设备利用率高,运输成本低,节省的成本都让利给客户。
2. 210厂商说182尺寸的组件不可能做到600瓦以上组件,最多也就是540瓦了。您怎么看?
答:Tiger Pro N型不就是610瓦了吗,但晶科不主推,因为这款比P型贵,除非是安装面积极其有限的场景。这种讨论没什么意义,SNEC上还有800瓦的。
3. 210据悉另一个优势是开压比182要低,那是不是意味着每串能串的片数多?
答:组件的开路电压与电池片数量成强相关。210mm 600W产品的开路电压低,是因为其电池片数少,由60片电池片封装而成,但是开路电压低就意味着短路电流高,对逆变器的适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工作电流高会带来大量的线损。Tiger Pro系列组件开压虽然比210mm 600W产品高一点,但是电流相对低,逆变器适配性好,电缆线损小。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支架系统(2P,1P,固定支架),Tiger Pro组件都可以在差别不大的支架长度下通过调整串数,达到支架成本最优化,从而使得项目BOS成本和LCOE都有优势。所以说外行比参数表,内行看系统,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电站设计是一门专业,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
4. 那是不是意味着晶科以后不会再改变硅片尺寸了,把182坚持到底?
答:不一定,只是我们会将182这个尺寸稳定一段时间,因为包括客户和配套企业也不希望尺寸过于频繁地更换,希望有一定时间的稳定。至于会不会选择210,这取决于它的配套问题是否解决:初期的摊销成本拉下来了吗,生产中的制造工艺问题解决了吗,合适的运输方案出台了吗,良率控制住了吗,第一次吃螃蟹的客户反馈OK吗?对于210,我们保持开放讨论的态度。再说也不一定就210mm。230mm、250mm为什么不可能?如果玻璃、运输、设备都不成问题了,为什么210就是终点,就是最好的大尺寸呢?不是说开压越低越好吗,那一片电池大到就成一片组件,开压不是更低?一切皆可能,关键是怎样的产品对于客户是最好的。晶科能源幸运的是有晶科科技,他们第一时间的试用反馈是帮助我们确定产品设计的依据之一。
5. 最近大家对于十四五规划非常热议,一片大利好景象,你觉得可再生能源目标大上调的原因是什么,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吗?
答:水规院的易院长也在多个场合说过,具体数字尚未确认还在研究中,大概率是目标会比之前预期的高。主要推手是,第一,光伏便宜了、更便宜了、最便宜了。当光伏电价降至1.35美分,即度电成本低于1毛钱不到一度电时,传统能源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不管你愿不愿意、希不希望。十四五以后,中国光伏首次进入无补贴时代,消纳能力和水平取代可再生能源指标,决定市场容量和发展质量。其次,变数大的外环境让光伏、风力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上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这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国家都如此。别人停供你煤、石油、天然气或者核电站技术,但无法挡得住你的风和阳光。再有就是气候问题,一场疫情让我们对于脆弱的自然、脆弱的地球、脆弱的经济、脆弱的人类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改变。经济向善、发展向善、商业向善,对于清洁能源的全社会普遍偏好将建立起来。
6. 9月18日,在昆明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您对于光伏+概念提出了后疫情时代的新理解,能否介绍一下。
答:“光伏+”是光伏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创造多种应用场景,如光伏充电桩、光伏+通信基站、光伏+抽水蓄能等。后疫情时代,我认为“光伏+”不再是由光伏行业思考与其他行业怎样融合,而是所有的行业需要用“光伏+”思维主动思考与光伏的连接,从而创造新的市场、新的供应链、新的商业形态和服务模式。不久的将来,很多企业首先都将是能源公司,或生产、或使用、或经营、或投资、或交易、或管理光伏分布式能源。它将成为企业业务的一部分,成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成为节能减排途径的一部分。所有的建筑都会尽量用屋顶和外墙面铺设光伏系统,成为一个小型发电站。建筑不仅是能耗单元,也将是发电单元,是生产和消耗两者合一的建筑。而那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分散各地的电站资产、边缘设备、工商业和楼宇,将因为能源而链接起来、互动、共享甚至交易起来。光伏独一无二的分布式特点,才让创新有了意义,让科技有了价值,让融合有了可能。
7. 您觉得未来行业的领军企业会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能力和实力?
答:未来考验的将不仅是产能规模、技术上的领先,因为这都不难。一线企业都回归A股了,有国内资本市场支持,扩产能、补垂直一体化短板都不难。有资本了,加强新技术研发和试生产,也不难。但最难的,也最能体现竞争优势的,将取决于企业对于推动数字化的观念和能力,对商业形态变化趋势的理解和把握。
8. 十四五,消纳问题是大问题,这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是机会还是挑战?
答:如果说上一波的地方经济红利来自于地理位置,近海则通商,所以沿海城市发展就会快一点。下一波比拼的就是能源,就是电力。因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需要制造业来创造就业,创造普惠的财税,创造实体经济,而制造业需要便宜电力。哪里能提供清洁、便宜、安全、智慧的能源,哪里就能吸引制造业,而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就会把上下游供应链带过来,从而集聚资源、人才等优势,甚至打造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产业链。未来的西南、西北这些适合光伏发展的地区都要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解决消纳问题,又带动地方实体经济,同时还要有信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产业园。中国经济的西迁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