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Vinfol
ink最新数据,
光伏玻璃从年初的23元/平米已上涨至目前的30元/平米。以3.2mm镀膜玻璃为例,主流价格在今年已有约46%的涨幅,且一片难求。部分光伏组件商表示,每块组件使用玻璃的成本已近60元/块,分摊到每瓦约0.15元;如果是双面组件,单瓦的成本就高达0.3元。
自2019年以来,光伏玻璃价格一路上涨。行业普遍认为,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光伏玻璃的产量远小于已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光伏产业的需求。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上游原材料,也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光伏组件封装材料的唯一选择。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双面组件应用的不断加强,对光伏玻璃需求也大幅增长,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但与之对应的是,近年来光伏玻璃产能年同比增速仅为10%左右,市场供给持续偏紧,已成为光伏成本降低和产业链稳定供应的“卡脖子”环节。
据公开信息,2021年,福莱特越南、嘉兴、凤阳项目共7600T新窑炉点火投产,信义光能芜湖项目共4000T新窑炉点头投产,以及其他玻璃企业等新项目投产,预计玻璃理论产量将能支撑140-150GW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光伏组件,2021年产能约为200GW,伴随双面组件应用推进加快等因素,供需缺口还将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近年来,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多个文件对产能过剩的平板玻璃进行了限制。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并建立了产能置换方案。2020年1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问答》,明确将光伏玻璃纳入产能过剩的平板玻璃范围。上述政策直接导致光伏玻璃政策性成本增高。
今年9月22日辽宁省本溪市举行了日产能800吨的平板玻璃产能指标拍卖,经过7家企业313次竞价,最终以折合16.61万元/吨的价格成交,较13天前拍卖成交价9万元/吨提高近一倍。
在全球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我国承诺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专家指出,当前光伏玻璃作为我国技术与产能国际“双领先”的产业正受到玻璃大类产业的“去产能”及“产能置换”的政策制约,面临产能增长无法满足供求需求、技术与产能的国际优势空间被压缩等局面,成为掣肘光伏系统成本下降的“木桶短板”。如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将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当下疫情常态化防治的背景下,光伏玻璃产业还将发展面临利润空间和优势空间的“双压缩”考验。诸多业内人士建议,对光伏玻璃产能过剩进行重新评估,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国金证券能源分析师姚遥认为,光伏玻璃为技术和资本双密集型行业,先发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户优势等构筑的行业壁垒突出,与早期做建筑装饰、技术含量较低的压延玻璃有较大差别。
此外,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按第 1 号修改单修订),超白太阳能压延玻璃制造活动列入特种玻璃制造活动(3042),与平板玻璃制造活动(3041)在统计口径上区分开来,在产能统计上已不属于平板玻璃。 将光伏玻璃纳入新增平板玻璃需产能置换范围,旨在杜绝企业借用光伏玻璃名义新增产能过剩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但是由于政策设计没有细化类别,造成浮法工艺下的光伏玻璃产品和主流仅用于光伏组件的超白压花光伏玻璃产品混淆。
光伏自媒体“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认为,平板玻璃行业是结构性的产能总量过剩,是普通建筑玻璃产能过剩。针对普通玻璃的行业政策,是否适用光伏玻璃这一细分领域,值得商榷。建议有关部门对压延玻璃新增产能的政策予以重新评估、调整,能够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