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事实证明,正如施所预言的,在中国开设太阳能企业可以压低价格。新公司从一开始就比国际竞争对手有显著的价格优势。2003年,在工厂仅开工一年后,尚德就能以每瓦2.80美元销售太阳能电池板,远低于每瓦4.50美元的行业平均水平。创办尚德的时机也非常幸运: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全球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
全球太阳能行业的繁荣
虽然起点很低,但德国引导了全球对太阳能需求的爆炸式增长。
2000年,德国政府开始提供慷慨的补贴,鼓励公用事业公司向私人购买由绿色发电机生产的电能。这些补贴在2004年又有增长。德国政府规定公用事业公司必须签订长期合同,有的甚至长达20年,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支付溢价,而太阳能发电的价格甚至高达每千瓦时0.60美元。这是煤炭和核能发电价格每千瓦时0.12美元的5倍。这样的补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也是尚德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00-2010年期间,欧洲占了太阳能电池板全球需求的80%左右。其它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跟随德国通过了自己的价格激励政策来鼓励安装太阳能设备。西班牙颁布了力度超大的太阳能激励措施,使该国占2008年全球太阳能安装瓦数的一半。
在那10年间,产业政策和“绿色”政治的共同作用显著地影响了当时的全球市场。欧洲的激励和补贴政策导致了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快速扩张。从施2001年创办尚德以来,全球太阳能行业发电的总瓦数大约每两年翻一番。2000-2005年期间,全球
光伏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3%,从大约20亿增加至98亿。
尚德的崛起
尚德扩张速度更快。在2009年以前,尚德的产量每年都能翻一番。2003-2007年期间,尚德的收入从1390万美元跃升至13.5亿美元,在2010年又翻番至29亿美元。2003-2006年期间,尚德更是实现了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0%的惊人增长。光伏电池和组件的总销售量直线上升60倍,从2003年的6.4兆瓦到2007年的363.3兆瓦,并在2010年达到1.54吉瓦。
那些年中国涌现了数十个太阳能初创公司,并迅速开始扩大生产。中国其它省级政府试图复制尚德在江苏的成功。正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在21世纪的前10年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
但施决心把尚德变为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公司。他坚信,扩张将使公司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问题是在这个时候,由于多晶硅这一太阳能电池生产中关键的原材料在全球范围内短缺,许多太阳能企业很难满足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