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笔交易超3万张、接近此前4年交易量总和——近日,河北华电康保风电公司这笔创造了历史单笔最大规模纪录的交易,把本已“凉凉”的绿证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但面对4年累计交易率仅0.26%的惨淡现实,即便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也难免会对绿证的未来产生怀疑。而浙江规模高达200万张的绿证“糊涂账”,进一步暴露出绿证市场活跃度低下的背后,还存在不小的管理漏洞。
作为“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绿证交易制度2017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并被赋予了“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和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能源转型”的积极意义。加之绿证交易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先前表现不俗,以及彼时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弃电”规模居高不下、补贴缺口与日俱增的旋涡之中,因此绿证曾被各方寄予厚望。
但实际交易量长期低位徘徊,着实让相关各方大失所望:刨除华电康保的这笔交易,过去4年来,我国累计核发绿证超2700万张,但最终成交量仅为4.2万张,这意味着绿证交易实际上已处于停滞状态;即使算入华电康保的这笔交易,绿证迄今的交易量也只有7万余张,颓势难改。2019年5月“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出台后,交易量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更是给绿证“泼了一盆冷水”。要知道,这一机制一度被认为是激活绿证市场的一针“强心剂”。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针“强心剂”的失效,在相当大程度上宣告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绿证复苏”希望的破灭。
从高调亮相到难觅踪影,从肩负重任到深负重望,绿证成为了近年来新能源产业众多政策中“发挥失常”的典型案例。人们不禁要问,绿证到底怎么了?
究其原因,“含金量”太低或许是症结所在。“贵得不着调”“这么贵的东西,对我而言其实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和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贵而无用”成为不少购买者对于绿证的“消费体验”。要让交易量活跃起来,绿证必须首先提升“含金量”,扭转“买与不买都一样”的局面。而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政策加持。
绿证市场并非自发产生,而是通过政策设计人为催生,因此政策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果没有2017年1月份《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的出台,就没有绿证的存在;绿证当下的低迷,也源于政策,因为替代国家补贴的功用、“自愿认购交易”的定位以及后续提升“含金量”措施的缺位,已经框住了绿证发展的现实空间和未来潜力。解铃还须系铃人。绿证的复苏离不开政策的赋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事实上,从确立“试行绿证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到推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再到新近出台的“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配额制下的绿证交易”,我国一直在政策层面积极推进绿证交易。但令人遗憾的是,落地效果并不理想,绿证市场的惨淡表现一如既往、未现改观。绿证亟需政策再次“镀金”。例如,让绿证和消纳保障机制全面挂钩,即让绿证成为计量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唯一指标,从而提高绿证“含金量”、推升绿证交易量。
同时也必须理性认识到 ,绿证作为一种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仍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新能源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提升清洁低碳消费意识、增强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等“软实力”方面,绿证均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必将扮演挑大梁的角色。绿证理应成为新能源市场价格体系的一员,为各方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号,推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不应像现在这样,沦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原标题:绿证不该沦为鸡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