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 » 正文
 
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出台
日期:2021-03-1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发布,纲要指出,因地制宜促进太阳能利用,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综合利用平价示范基地。

原文如下: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21〕18号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2月26日印发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目 录
第一篇 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1
第二章 机遇挑战 11
第三章 历史使命 14
第一节 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15
第二节 着力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16
第三节 着力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17
第四章 总体要求 1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9
第二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21
第三节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2
第二篇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26
第五章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6
第一节 构筑区域创新高地 26
第二节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28
第三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9
第四节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30
第六章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31
第一节 优化人才培养开发体系 31
第二节 大力引进集聚高端人才 32
第三节 完善人才价值实现机制 32
第七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33
第一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33
第二节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34
第三节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34
第三篇 聚力打造制造强省 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
现代产业体系 36
第八章 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36
第一节 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6
第二节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39
第三节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40
第四节 实施“壮企强企”工程 42
第九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43
第一节 做大做强高端服务业 43
第二节 做精做优生活性服务业 45
第十章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 45
第一节 强化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支撑 45
第二节 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46
第三节 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47
第四篇 全面畅通经济循环 积极拓展内需市场 48
第十一章 构建高效内需体系 48
第一节 释放最终消费潜能 48
第二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50
第十二章 推进经济循环畅通 51
第一节 提高供需体系适配性 51
第二节 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51
第三节 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53
第十三章 合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53
第一节 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53
第二节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枢纽 55
第三节 打造畅通经济循环强大支撑体系 55
第五篇 深化东西双向开放 加快向开放强省迈进 57
第十四章 优化全方位开放战略布局 57
第一节 拓展双向开放新空间 57
第二节 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 58
第三节 高标准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60
第十五章 加快外资外贸提质增效 60
第一节 推进外贸创新发展 60
第二节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61
第十六章 赋能开发区创新提升发展 62
第一节 培植壮大优势产业 62
第二节 全面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63
第六篇 奋力建设数字江苏 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65
第十七章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65
第一节 发展壮大数字产业 65
第二节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 66
第十八章 优化布局数字社会 67
第一节 加强数字民生服务 67
第二节 推进数字城乡建设 67
第十九章 着力建设数字政府 68
第一节 健全数字化政务系统 68
第二节 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 68
第二十章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69
第一节 优先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69
第二节 加力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升级 70
第七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71
第二十一章 繁荣发展乡村经济 71
第一节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71
第二节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3
第三节 积极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73
第四节 多措并举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74
第二十二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74
第一节 深入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74
第二节 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75
第三节 有效提高农村生活品质 75
第二十三章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76
第一节 完善乡村发展支持体系 76
第二节 健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机制 77
第八篇 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促进省域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79
第二十四章 深入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79
第一节 协同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79
第二节 强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 81
第三节 深入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高质量建设 82
第二十五章 统筹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84
第一节 积极构建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格局 84
第二节 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84
第三节 全力推动苏北地区振兴发展 85
第四节 深化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引领性实践 86
第二十六章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87
第一节 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和都市圈城市群综合竞争力 87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89
第三节 提高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水平 90
第九篇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提高服务保障和支撑能力 92
第二十七章 构建多层次枢纽体系 92
第一节 优化枢纽城市布局 92
第二节 着力发展枢纽经济 93
第二十八章 构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94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大通道 94
第二节 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94
第三节 提升客货运服务体系 96
第二十九章 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 97
第一节 进一步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97
第二节 协调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97
第三十章 强化现代水利支撑 98
第一节 巩固提升防洪除涝能力 98
第二节 加强水资源高效调配 99
第三节 扎实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99
第十篇 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1
第三十一章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 101
第一节 不断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 101
第二节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共享 103
第三节 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104
第三十二章 高标准推进健康江苏建设 105
第一节 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105
第二节 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106
第三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08
第三十三章 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 109
第一节 更加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109
第二节 加强人口精准服务管理 110
第三节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111
第十一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不断创造人民期盼的幸福生活 112
第三十四章 持续深化富民增收 112
第一节 积极增加居民收入 112
第二节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113
第三十五章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13
第一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113
第二节 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114
第三节 积极提高就业质量 115
第三十六章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 116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116
第二节 提高住房保障供给能力 117
第三节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118
第三十七章 筑牢民生发展底线 118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18
第二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119
第三节 深化对口支援协作合作 120
第三十八章 促进重点群体共享发展 120
第一节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120
第二节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121
第三节 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121
第四节 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 121
第五节 关心支持青年成长发展 122
第十二篇 大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3
第三十九章 彰显“水韵江苏”生态魅力 123
第一节 优化生态空间形态 123
第二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125
第四十章 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25
第一节 精准协同实施环境治理 125
第二节 有效防控重大环境风险 127
第三节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128
第四十一章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 129
第一节 加强资源高效利用 129
第二节 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 130
第三节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 131
第四十二章 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 132
第一节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132
第二节 构建绿色便捷美好生活圈 133
第十三篇 繁荣发展先进文化 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
文明程度 134
第四十三章 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134
第一节 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 134
第二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5
第三节 大力弘扬社会道德风尚 136
第四十四章 彰显江苏文化特色魅力 137
第一节 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137
第二节 高品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示范样板 138
第四十五章 创新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139
第一节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139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39
第三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140
第四节 增强江苏文化国际影响力 141
第十四篇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现代化建设持久动力
和活力 143
第四十六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43
第一节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143
第二节 全面完善产权制度 145
第三节 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145
第四十七章 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146
第一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146
第二节 引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147
第三节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147
第四十八章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48
第一节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 148
第二节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发展 149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149
第四十九章 完善全面深化改革长效机制 150
第一节 突出改革系统设计 150
第二节 注重改革集成突破 151
第三节 健全改革激励机制 152
第十五篇 聚焦民主法治建设 加快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153
第五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153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53
第二节 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154
第三节 健全完善监督体系 156
第五十一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57
第一节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157
第二节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158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59
第十六篇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 161
第五十二章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61
第一节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161
第二节 全力保障经济安全 162
第三节 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163
第四节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163
第五十三章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 164
第一节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64
第二节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64
第三节 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65
第五十四章 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166
第一节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166
第二节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66
第三节 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167
第五十五章 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167
第一节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167
第二节 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168
第三节 健全物资储备体系 169
第十七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凝心聚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70
第五十六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70
第五十七章 完善统一规划体系 170
第五十八章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171
第五十九章 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172
第一篇 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
走在前列”新使命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经济强的态势更加拓展,百姓富的成色更加充足,环境美的特质更加鲜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风尚更加彰显的发展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有力有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不断深化“两聚一高”创新实践,奋力推动“六个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在大战大考中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突破10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1/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万元,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9亿元,年均增长2.4%。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1.5万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比重达68.5%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

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沉着应对外部严峻风险挑战,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着力突出民生福祉和安全保障,着力强化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牢牢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四条底线,有效降低中美经贸摩擦的不利影响,实现高基数上的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胜利完成,254.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年收入6000元目标,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达标,6个重点片区和2个革命老区面貌显著改善;助力对口帮扶支援地区10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提前脱贫摘帽,8个省区近400万人实现脱贫;“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力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81%,国考断面优Ⅲ比例达86.5%,国省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有效控制和缓释金融及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家重大战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走深走实,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获批、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现代物流“金三角”建设加快,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标志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各级各类开发园区创新转型迈上新台阶,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大通道正在递进形成。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环境整治和产业升级,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深入实施,国家交办的生态环境清单事项率先完成整改,省级自查问题全面整改完成,腾退长江岸线60.3公里转为生活、生态岸线,沿江特色示范段建设成果显现,累计依法关闭退出低端落后化工生产企业4454家,化工园区定位由54个减少到29个,“重化围江”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和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取得新进展,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展开布局,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省际协作进一步加强,4条涉及江苏的省际待贯通路段建成通车,6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实体经济优势巩固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效显著,南京辐射支撑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矩阵”作用充分发挥,未来网络、“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持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7.8%和46.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30条优势产业链整合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效提升,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两化融合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稳定,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口粮保持自给。市场主体达1238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8万亿元。4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90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活动,资源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都市圈城市群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有效推进,南京首位度提升取得重要进展,苏州、徐州、无锡等区域中心城市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动力源,13个设区市均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城市行列,综合实力百强市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9: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有效,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完成20万户目标任务,农村改革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发展。持续深化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推进,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3%。加强系统谋划、自主规划,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新的突破,高铁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铁总里程达2215公里,从2015年的全国第十四位跃升至第三位,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连淮扬镇铁路、盐通高铁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车,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等交通项目加快落地,扬子江隧道、沪苏通大桥、五峰山大桥、江心洲大桥等4个过江通道建成通车,6个设区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八个更”要求,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4万元,比2015年增加1.39万元。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726万人。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系统谋划推动改革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普惠,义务教育逐步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和高水平大学资源供给不断扩大,江苏学生享有更多优质公平教育的机会,全省在校大学生数超过2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率先实现以设区市为单位城乡并轨。居民健康、养老、托幼、体育、扶残助残等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前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共建、人民防空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美丽江苏建设强力推进。把美丽江苏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正在加快由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迈进,“水韵江苏”魅力彰显。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长江、淮河等重点领域水质明显改善,河湖长制率先施行。太湖治理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13个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县(市、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黄海湿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我国滨海湿地类空白。统筹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市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数量居全国前列,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居全国第一。

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三强三高”文化强省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加快发展,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成果丰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江苏段成为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文艺苏军”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紫金”文化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重大先进典型持续涌现,“马庄经验”影响广泛,文明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走在前列,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超过15%,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2%。

省域治理能力攻坚突破。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不见面审批”改革成为亮丽名片,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水平位居前列。武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江阴县级集成改革试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等产生较大影响,科技体制、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省不断深化,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有力推进,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的市域治理链条,“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形成经验做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得到国家层面充分认可,落后产能加快出清,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加强,产业优化升级和本质安全水平协同提高。平安江苏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风险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安全感达98.7%。与此同时,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深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向好,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得到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特别是2020年,齐心协力打赢极不平凡三场硬仗。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无因疫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全力稳定经济运行,大力推动复工复产,着力科学应对、精准施策,较早实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有力保障国家防控物资调度需要,率先恢复了经济正增长,发展韧性和可持续性充分显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多种方式支援湖北抗疫,累计派出包括2800多名医护人员在内的3100多人,圆满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全力支持北京、上海、新疆等地防控工作,胜利完成党中央交办的驰援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充分彰显。面对罕见的“超强降雨”“超大洪水”,突出科学防汛、精准调度,加强风险预警和排查巡查,在梅雨季超长、客水超多、长江淮河突破历史最高水位的情况下,确保了河湖安澜、粮食丰收和百姓安康,实现无重大险情、无重大灾害、无人员因灾伤亡、无重大损失。

总的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关于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目标引领,坚毅拼搏奋进,是各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是经受前所未有困难和挑战,突破一系列难题、战胜诸多风险考验的五年,是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和发展主线,办成一系列大事、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坚持系统性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全省上下开拓进取的行动指南。五年来,牢记“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嘱托,紧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五个迈上新台阶”战略引领,全面展开“六个高质量”工作布局,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着力攻坚克难不懈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走在前列。五年来,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加强自主谋划,注重统筹提升,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实践,加快塑造江苏发展格局的竞争优势。五年来,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大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和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成色更足。五年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调动和激发,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原标题: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出台
 
相关阅读: 分布式光伏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