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份预案,通威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12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主要用于建设10万吨光伏高纯晶硅、1000吨电子级高纯晶硅、1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无疑,这是全球零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大趋势背景下,通威加速扩大先进产能落地,夯实产业领导地位的又一重要举措。
根据通威股份的预测:高纯晶硅项目运营期年均净利润合计达16.96亿元,15GW 单晶拉棒切方项目运营期年均净利润为6.56亿元。
上述各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 乐山二期高纯晶硅项目,建设期1年,将建成5万吨光伏高纯晶硅产能和1千吨电子级高纯晶硅产能,投产第一年产能达到75%,以后各年产能达到100%。预计项目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4.91年,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5.22%,运营期年均净利润85993.62 万元。
二. 包头二期高纯晶硅项目,建设期1年,将建成5万吨高纯晶硅产能,投产第一年产能达到 75%,以后各年产能达到100%。预计项目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08 年,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3.98%,运营期年均净利润83557.77万元。
三. 1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建设期1年,投产第一年产能达到 80%,以后各年产能达到100%。预计项目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97年,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7.76%,运营期年均净利润65641.90万元。
从2020年下半年至今,光伏上游多晶硅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如此背景下,2020年,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产能为8万吨,产量达到8.62万吨,销量达到8.66 万吨,产能利用率达107.74%,产销率达100.52%,全年实现满产满销,产品供不应求。
众所周知,历经十余年的竞争发展,光伏硅料环节集中度持续提高。新特能源、新疆大全、通威、东方希望、保利协鑫等五家企业掌握了国内超50%的硅料份额。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是鲜有的在2021年扩产多晶硅料产能的企业。具体而言,乐山二期产线将在今年十月底建成;云南一期将在12月底建成。
根据通威股份2020年财报,其新产能更具成本优势:公司多晶硅产品生产成本持续降低,2020年全年平均生产成本 3.87万元/吨,其中新产能成本3.63万元/吨。
据规划,通威股份将在2023年底计划形成29万吨的产能规模,由此进一步巩固其在硅料环节的领导地位。可以预期,随着硅料价格高企,通威的硅料仍将维持高毛利。
(鸟瞰永祥新能源一期和在建的二期工地)
从产业链的布局上看,以前通威股份光伏产业链为多晶硅-电池片-下游电站,此次进军“单晶拉棒切方”领域可视为通威新的战略性突破。
通威股份表示,除了在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等核心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巩固领先地位,公司在硅片、组件以及光伏电站等领域均有技术积累,具备全产业链投资运营能力。
在硅片领域,公司长期开展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改进,建成了600MW试验性生产线。本次募集资金投资建设“15GW 单晶拉棒切方项目”以及相应的切片项目是公司长期技术积累落地实施的重要一步,项目实施不存在技术性障碍。
据黑鹰光伏了解,上述建设的拉棒切方项目作为硅片生产环节之一,主要用于内部配套使用,公司将同步建设15GW切片项目,以完成硅片的全部生产工艺流程。
众所周知,通威股份已连续五年居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厂位置,其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外购硅片作为原材料。无疑,“15GW 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原材料需求,保障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其最终产品将依靠通威股份太阳能电池生产和销售体系直接面向下游组件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通威电池片的产能扩张也极为迅猛。2月28日,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二期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迎来里程碑时刻,二期项目第一片电池片顺利下线。随着该项目建成投产,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产能达15GW,成为全球单体规模领先的电池生产基地。
(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二期项目第一张电池片顺利下线)
根据规划,到2021年年底,通威电池片产能将达到55-60GW;2022年达到60-80GW。根据Solarzoom数据,2021年,通威电池片规模市占率将达到全球20%左右。
笔者分析认为,上述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战略大概率能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强力的业绩支撑,二是稳健的财务结构。
首先看业绩层面,据黑鹰光伏统计,通威股份营收已经连续5个年度(2016-2020年)保持正增长,具体到季度数据,其已经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近4个季度营收都突破了100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家龙头企业还展现了穿越行业周期的超强盈利能力。据可查数据,至少自2001年以来的20年里,通威股份一直保持盈利,从未有一年出现亏损。2001-2021年一季度,通威股份合计创造净利润146.15亿元。
再看资本层面:黑鹰光伏统计数据显示,通威股份拥有很强的造血能力,在2002年至今的近20年时间内,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只有一次为负(2003年为-0.51亿元),其他年份均为正,在2002-2021年一季度内,通威股份合计造血204.12亿元,这样的造血能力在业内极为少见。
同时,近年来,通威股份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截止2021年3月末,其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至54.94%。
此外,据黑鹰光伏统计,截止2021年3月末,通威股份拥有资金储备74.32亿元(含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而短期有息债务合计为37.98亿元(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处于净现金状态,财务结构颇为稳健。
为了不断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风险抵抗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需要。通威股份还预计2021年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授信总额。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在全球“碳中和”大趋势下,通威到底有着怎样的战略布局与思考?
本月初,在接受新浪财经、第一财经、财经网等联合专访时,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表示:
通威将在自身拥有核心竞争力和优势的环节加速投资节奏和投资规模,以最短的物理路径、最低的交易成本、最高效的产业链协作,提高产品含金量、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持续巩固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领域的核心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将农业和光伏两大主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渔光一体”创新模式,实现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的高效协同发展。
原标题:重磅!通威股份发行不超过120亿元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