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优势,建立在多个光伏行业制造龙头快速兴亡的过程当中,
从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到保利协鑫和汉能控股。
除了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家的战略决策之外,最重要的主线是技术趋势的演进。在终极度电成本的推动之下,中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代不乏人,光伏产业龙头领先即落后……各领风骚三五载之后,过去的王者快速褪去光环,甚至覆亡。
如今的王者,风光无二的光伏茅,隆基股份能避此覆辙吗?
不久前,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在接受《福布斯》中文版的采访时,李振国谈到,过去数年间,隆基股份光伏出货已达7.6GW,其规模是3.4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李振国预测,未来5年,光伏行业的成本下降将会达到30%,未来10年,每瓦太阳能的成本可能会下降一半。问题是,隆基股份的路径是什么?
多年前,隆基股份依靠硅片尺寸以及金刚线等一系列技术的进步,结合当时的PERC电池趋势,成就今天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制造商,光伏一体化的龙头。
2014年,隆基股份凭借硅片与组件这两个环节弯道超车保利协鑫成为行业龙头,同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2019年,隆基股份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
坐稳了大哥的位置,2020年隆基股份的股价暴涨,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200%,市值超过3000亿元。2020年12月,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在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之间,选择了后者,斥资几十亿入股隆基股份,更是让隆基股份在大众面前声名鹊起。
在光伏持续的度电成本竞争的推进下,硅片尺寸也日益变大。当年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就一度在大尺寸硅片领域结盟,推进光伏硅片标准化,2019年隆基股份将光伏尺寸增大到166,推出M10硅片。
不想两个月之后,中环股份推出210硅片,在2020年下半年以来获得快速产业化,目前已经成为行业下游首选,手握大量166硅片产能的隆基股份处境相当尴尬,进不得,退不得。
不久前的业绩沟通会上,隆基股份高管明确表态,不会去继续扩大硅片尺寸。另外,强调当前的PERC电池技术,还能维持一个相当长的生命周期,新技术对已有技术的替代升级,很难达到PERC电池技术替代BSF电池技术带来的提升幅度那么大。
作为领先者的隆基股份,似乎守成之态渐显。
HJT、Topcon等新电池技术的效率优势,确实尚需时日。近日安徽华晟新能源在其HJT异质结电池投产仪式上宣布,异质结电池片效率平均已达24.12%。但问题在于其设备投资成本高昂,单GW成本仍高达4.5亿左右,相应的降本进程仍需时日,也需要硅片等产业链的协同。
但是,这一幕分外眼熟,当年的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在光伏产业当中,以金刚线替代砂浆替代传统切割,也曾经经历“战略性亏损”。
此刻的光伏产业远未到守成之时,光伏平价背景之下,从发电侧的度电成本对比传统电力已初具竞争力,但是考虑到储能等因素,光伏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仍需持续降低成本。
硅片尺寸升级带来的效率提升,特别是电池技术的持续演进,仍是必然之路。即使是强大王者,如隆基股份,也难以逆转这一趋势。
在技术进步带来太阳能度电成本下降,成本下降推动光伏产业化的新循环当中,每一位过去的产业王者,都会面临一个创新的困境:是否该用新的技术和创新,来推翻自己目前的产能,实现自我革命。
如今,210硅片的优势已经体现,而HJT、Topcon为代表的电池技术革新路径也已明确。对这些新技术趋势,隆基股份并不十分积极。
过去的历史来看,无论是无锡尚德还是保利协鑫,以及后来的汉能控股,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隆基股份,会是例外吗?
原标题:隆基股份,会是光伏行业技术革新的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