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浪潮推动下,储能作为新能源发展最关键的环节,以及目前最需要技术攻关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储能行业目前发展如何?有哪些新的趋势和痛点?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日,第六届(2021)国际储能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双碳目标下的储能发展》展开讨论,会上,来自业内的专家带来了最新的研究观点。
根据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煤炭装机的占比为49%,首次降至50%以下。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占比达24%,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首次突破了10%以上。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下,对于能源的灵活性需求随之将会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储能作为优质的灵活性资源,如何为系统提供可靠、高效、安全以及优质的灵活性服务,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储能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围绕储能产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形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做了题为“碳中和场景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
任何一个领域的碳中和,包括工业脱碳,氢能替代传统能源,电动汽车等等,都跟储能有关联,所以储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俞振华介绍,碳中和源于风能光能(发电)的平价并网,一方面,并网带动储能需求,另一方面,风光平价并网进一步降低风光电价,并且带来电能替代的趋势。
俞振华介绍说,关于储能,业界过去一直比较关注的核心痛点是安全、收益和技术进步。储能行业有三个趋势:第一,从技术路线来说,抽水蓄能接近饱和,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增量主体。第二,锂电池现目前主导储能,近90%的项目都是锂电。第三,在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因为涉及包括极端天气在内的原因,会产生长时间储能需求。
面临技术挑战和安全问题
尽管各国都很重视新能源带来的储能需求,但事实上,新能源加速发展对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
俞振华指出,因为储能跟新能源直接相关,所以新能源加速发展对电力系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因为新能源没有传统的火电化石能源所能提供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不足之后,它短时间会造成电网频率的快速波动。
所以,很多国家现在在电力市场设计,特别是辅助服务的设计上,开发一些新的辅助服务品种。比如意大利和英国,提出了一秒钟快速调频的品种,只有电池能够满足这个品种,这就对储能提出了一个新的需求。另外,英国和法国提出了电力容量市场。而中国目前现在还处于容量电价阶段,从容量电价到容量市场,是中国未来电力市场改革方向。
而对于今年业界关注的安全问题,俞振华认为,安全是行业痛点,但不是新事物,今年4月的储能安全事故,反而在准入、安全、标准规范、执行等方面会倒逼行业解决安全问题实质性落地,长远来说对储能行业不是利空,而是利好。
火电是否会被完全取代?
对于市场关注的“双碳”政策下的火电发展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从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下储能发展路径做了交流。
鲁刚说,过去五六年间,国网一直在关注储能、在做储能的规划。这次储能大会背景与以往不同的是,双碳政策下储能发展与原来储能的趋势研判相比有什么区别。
双碳背景下,储能的规划逻辑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结论是:储能跟新能源绑定的关系更加密切,新形势下,实际是储能+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与火电+碳捕集(CCUS)等技术路线之间的对比。
鲁刚认为,中国的“碳达峰、 碳中和”路径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第一,减排规模巨大,而且碳中和剩下的时间只有40年,实现目标的时间很短。第二,双碳目标实际是要能源、经济、环境同步调整。目前的新发展格局是双循环,跟过去的经济环境不一样。能源政策要转型低碳,而能源革命要走双碳,而且同步调整,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双碳背景下,储能发展基本逻辑是什么?他认为,是“对技术预期、转型倒逼、经济承受力和潜在风险的一种综合性抉择”。国网公司研究储能发展规划的时候遵循的就是这种逻辑。碳中和时代,在此逻辑基础上新增了一个因素,即在最前面增加了碳预算评估。碳预算评估,即国家给电力行业碳减排额度是多少,在此额度下,基于一系列过去遵循的各种约束条件,再来判断未来发展的前景。
鲁刚说,新的形势下,形成了不同的对火电的退役要求、不同的成本、不同经济社会的承受力。
他认为,双碳目标增加了新的动力,实际最终就是新能源+储能,与火电+CCUS,两种模式长期对比后的一个判断。未来火电有一定量的需要,它是用来调节(缺口)。
关于碳达峰水平,鲁刚说,很多地方说碳达峰也是攀高峰,会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对此,国网的建议是,各省产业结构要腾龙换鸟,要为储能等一系列新的低碳产业发展做出让步。
而关于碳中和的路径,国网研究的结论就是碳中和节奏“先慢一点,后快一点”,更有利于电价未来高的时候承担很多风险和挑战。
他补充说道,以技术来驱动的储能经济的时代,将会带来成本上升,一方面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来扶持,另一方面,也有必要提升行业各方面的绿色价值,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
原标题:“双碳”背景下储能行业如何发展?听听电力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