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但也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不确定性。
在16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有能力、有条件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主要指标增势平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5.9%,两年平均增长7%。其中,一、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6.8%和6.6%,波动不大。
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了78.4%,比一季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9%,两年平均增速为8.1%,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83.4%,两年平均增长21.7%,营业收入利润率也达到7.11%的历史较高水平。
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市场投资信心不断增强。
黄利斌表示,随着疫苗接种加快推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居民消费持续恢复,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工业经济周期性回升力量不断增强。
新动能牵引力更强
工信部通过开展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动超高清视频、冰雪装备、智慧健康、智能光伏等产业发展,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明显快于整体工业。
据工信部数据,上半年,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8%和48.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持续刷新历史记录。疫苗产能产量建设的进度和生产供应能力方面明显加快,年产能达到50亿剂。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9%,直播带货、在线诊疗、远程办公等新模式成长迅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上半年新动能新产业发展创新力、牵引力不断增强。
本轮大宗商品上涨难以形成“超周期”
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中国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平均上涨5.1%,二季度PPI同比涨幅明显在扩大,对中下游行业和相关企业的成本形成了很大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黄利斌分析认为,本轮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深层次矛盾决定了需求难以长期扩张,且供给明显收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说难以形成“超周期”。
最近中国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工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要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
原标题: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企业利润大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