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连采购一些文具往往都要走公开的招标程序,可
光伏地面电站如此稳定收益的项目却没有什么规定程序,仅依靠一个备案,自然会出现可运作的寻租空间。有当地政府资源的皮包公司闻风而动,将备案文件拿下,一倒手就卖给真正的开发企业。
不少人对此感到疑惑,特别是政府监管者,既然备案不收费,开发企业资质总好过黄牛党,干嘛不直接找当地政府备案,而去花大价钱买“路条”。
答案也很简单。市场经济下开发企业,已在自己备案成本和买"路条"费用之间进行了对比,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毫无疑问,没有一个透明、公开的资源分配机制,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同等的商业机会。
也不能把板子打在某一个主管官员身上。试问如果三家资质差不多的央企都来备案一个50M的光伏项目,他应该把项目给谁?对于官员来讲,最安全的选择是谁都不给,不去做就不会错。这是为什么很多省份在9月甚至10月份都没有分配完自己手中的地面电站配额的重要原因,实在是哪家企业也得罪不起。
后果是,分配的人压力很大,被企业轮番公关,分配的过程多种博弈、旷日持久,最终电站的建设需要在很短周期内完成,质量难免要打折扣。
问题还是现有的政府管理体系缺乏制度设计,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筛选机制之前进行备案,不利于规范市场。行政审批固然问题较多,但在总量有限前提下,仅靠备案制无法有效择优去劣。此类问题并不单独出现在光伏项目,其他行业同样存在。因此,在市场竞价的大前提下,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公平竞争的筛选办法是企业、投资人都很热切盼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