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光伏产业基金方案正在制定中
“
光伏宝贝”只是资本市场的冰山一角。热情似乎正再次光顾这个曾被冷落的行业。两年前的光伏行业寒冬,已恍如隔世。几个月之前,史玉柱悄然设立了一个名为绿巨人的公司,重点投资光伏业,据 了解其规模在40亿左右。在史玉柱身后,淘金光伏的投资者已是人头攒动。
面对如此热情的资本,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自然是表示欢迎,他告诉笔者,“光伏基金是一次有希望的尝试,能够有效地解决光伏产业现在融资的问题。我们协会也将推出发展光伏产业的其他相关基金,目前正在制定有关方案。”但相比于火爆的资本市场,沈福鑫显得更为冷静,直言中小企业并不一定能从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浙江省产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中小光伏企业因过度依赖外需市场而深陷困境,行业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韶也有同样的担忧:“大量资本进入光伏产业当然是好的,将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但还是要看基金的模式。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基金是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明确项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产品,只要小企业符合基金设置的创新条件,都可以通过申请获得一定资金,那收益的范围就会比较广。不过,现在这样的基金可能比较少。”其实,资本都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属性,资本更愿意和大型光伏项目合作,最后成为资本和大型光伏企业的盛宴。在徐韶看来,在资本大浪潮来临时,中小企业反而是危险的,“或许只有政府牵头,设立中小企业扶持基金,才能帮助 他们渡过难关。”
融资操作依然存在壁垒
面对火爆的市场,依然有人冷静地看到光伏产业面临的风险。今年,国家和地方多个政策的出台,令光伏电站的资本市场融资、项目申请及银行放款等,都比以往更加放松。但热潮背后,诸多不确定性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比如,建设一个分布式电站项目,银行通常会要求电站进行担保,但是电站资产稳定性存在较多的变数。光伏电站的保险及理赔、电站建设方与电站投资方之间由于垫款等原因,彼此的摩擦也较多。
中鼎投资创始人陈方明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困境。“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做环保方面的项目,去年做的两个都是和清洁能源相关的,目前还打算跟踪一家水处理企业。”中鼎投资合伙人陈方明对笔者透露,发展清洁能源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必须要做的;他也一直在做光伏产业上下游的股权投资,也曾经尝试过发行光伏基金,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做出放弃这个决定很困难,因为现在分布式光伏建设市场非常火爆,但现实操作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光伏电站各方的摩擦,很多屋顶产权不明晰等等原因导致银行贷款方面不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