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碳市场空间大有可为,如何“分一杯羹”?
日期:2021-08-1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前言: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建成全球覆盖碳排放权最大的碳市场。那么,先前的试点碳市场省市该如何应对全国碳市场来临,形成有特色的脱碳路径?

全国和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始共生共存

新材料情报NMT | 可持续 | 地方试点如何应对全国碳市场来临

全国碳市场开始,意味着首批纳入的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将携带超过40亿吨碳排放配额进入市场。这也意味着我国一举超过欧洲、韩国等地,建成全球覆盖碳排放权最大的碳市场。电力行业之所以被选择率先纳入碳市场,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行业,碳排放量占比超过40%;其次,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监测体系较为完善,排放数据也最为完备。全国碳市场交易取得“开门红”,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于碳交易的热情和期待。而在此之前,我国相继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以及福建等八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八年的试点经验积累,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对促进试点省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探索达峰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性市场的顺利启动,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功不可没”。

“特色”将成为地方炭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新材料情报NMT | 可持续 | 地方试点如何应对全国碳市场来临

今年3月,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曾提出,条例施行之后将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存在的地方碳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这一条款曾在业内引起热议,后修改为,全国碳市场建立以后,地方碳市场涉及的行业与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一致的,必须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地方特色的仍可保留,继续探索先行先试。条例有望在公开征求意见后,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换言之,试点碳市场仍将存在,并与全国碳市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虽然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但地方试点碳市场仍有很大借鉴价值,其更符合本地排放特征,可以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如何做到“特色”,将成为地方炭市场重点考虑的问题。

碳市场空间大有可为,如何“分一杯羹”


新材料情报NMT | 可持续 | 地方试点如何应对全国碳市场来临

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讲话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的50%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5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向清洁、低碳、高效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实现电力结构转型的过程将是有序、有机会的,也将符合保供应优先的原则,做到“先做增量装机,后做减量替代”,切实保证电力供应充足,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当前,无论是北京、湖北,还是上海,各具特色的地方碳市场在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都已建立成熟体系,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运行夯实了根基。但地方碳市场试点时期,体量较小,且多为区域性分割市场,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无法形成有效均衡价格。现阶段只有电力行业进入履约范围,其他七大行业仍只属于报告范围。如果地方市场能够把握机遇,则能够在其中找出特色。如北京碳市场主体覆盖电力、热力、水泥、石化、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8个行业。其中,热力、服务业、交通运输并不在全国碳市场范围。全国统一碳市场要到来,作为地方试点,想要有特色并且保存下来,除了做好与国家碳市场的衔接,更是要继续优化本地碳市场的建设,同时考虑对试点配额可结转和不可结转两种情景开展评估,为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做好准备。

原标题:碳市场空间大有可为,如何“分一杯羹”?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