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硅料价格再次上涨,7月,国内多晶硅料价格维持小幅缓跌的态势,但是本周硅料迎来小幅度上涨。其中,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20.5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0.54%;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0.3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0.74%。
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9.5-20.9万元/吨,成交均价小幅上涨至20.53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0.54%;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9.3 -20.7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0.3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74%。
多晶硅上市公司龙头有中环股份、精功科技、晶盛机电、京运通、博威合金、深天马A等个股,这些个股由于本身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多晶硅大厂,所以当多晶硅涨价的时候,这些公司也会持续上涨。
中环股份也在同日公布了新一轮硅片价格,上调了8月份的硅片报价。根据其官方数据,公布了170μm、165μm、160μm三种厚度的硅片价格,均上涨!以170厚度为例,与上次公开数据相比,166硅片上涨0.44元,涨幅达10%;210硅片上涨0.44元,涨幅为6%,158.75硅片上涨0.26元,涨幅为6%。
当前我国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光伏生产国。在光伏产业链的四大环节中,我国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的产量规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晶硅料是光伏主产业链中唯一需要进口的环节。早期硅料生产的技术核心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欧美“双反”以来,随着硅料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多晶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明显,我国多晶硅料进口需求不断下降。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2021年8月,本周硅片报价小幅抬升,特别是单晶M6产品涨势明显。本周单晶龙头企业公布8月硅片最新定价,所有产品涨幅皆在5%以上。随着近期终端需求向上游传导,持续拉动单晶硅片出货,使得整体硅片企业开工率出现小幅上升,并增加对硅料的采购。
国内十一家多晶硅企业在产,新疆与江苏各有一家硅料生产企业处于检修中,计划在本月末恢复生产。随着下游硅料库存持续消化,开工率水平上调,当前硅片端加大了对硅料的备货需求。
“十三五”以来,国内硅料进口占比从2016年的42%下降至2020年的20%。在硅料价格下降的压力下,对比海外硅料厂商,国内硅料厂商成本优势明显。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光伏生产上游原材料多晶硅2020年国内产量约39.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3%。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多晶硅产能42万吨,产量39.6万吨,较2019年增长15%。2021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43万吨,进口多晶硅10万吨,叠加新增产能有效释放产量约5万吨,2021年市场多晶硅的供应总量预计达58万吨。按照每W对应3g硅料,58万吨硅料可以支撑200GW的硅片、160GW的组件。2020年,我国多晶硅消费量为50.9万吨。2016-2020年我国多晶硅消费量平均增幅达到11.4%。2021年一季度,我国多晶硅消费量为14万吨,预计全年消费量达58万吨,消费量占全球比重从2016年的82.1%提升至2020年的93.7%和2021年的95.1%。
目前光伏产业链供应端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且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产能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转移趋势明显。从市场端来看,随光伏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改善,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同时具备价格优势的能源形式,光伏开始进入全面平价期,全球市场增量巨大,同时将带动产业链上游多晶硅加速发展。
国际市场,目前,欧洲光伏产能严重不足,且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之间的产能不匹配,无法满足本土市场的强大需求。因此国内光伏企业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欧洲约具备1.25吉瓦的硅片产能,主要分布在挪威和法国,以Norsun、REC silicon等企业为代表;电池片产能仅为650兆瓦。组件产能是各环节产能中最高的,达6.75吉瓦,参与者也最多,有超20家组件制造商,但仅占全球产能的3%,仍处于低位。
与之相对的是,2020年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全年新增装机规模高达19.6吉瓦。得益于疫情后的绿色复苏计划和碳中和目标,预计今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1.9吉瓦,接近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历史最高值。
原标题:国内多晶硅价格重新上涨 2021中国多晶硅行业龙头企业硅片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