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能源中心在临港新片区投入使用,加上已经广泛铺开的屋顶光伏,以及重点发展的氢能源产业等,使区域实现更高效的节能和绿色发展,打造低碳发展示范区。
一批能源中心在建设中
港城广场能源中心是临港新片区首个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分布式供能为核心技术的区域集中供能综合体项目。作为港城广场的配套项目,能源中心在2015年与建筑项目开工同步筹建。
港城广场运营单位上海展博置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港城广场能源中心共分为两期建设,一期采用传统供能方式(燃气锅炉+冷水机组),二期在传统供能方式增容的基础上增加分布式供能系统作为热源的补充,冬夏过渡季节能源中心设置的冷却塔可通过板式换热器向各地块建筑不开机供冷,可降低项目设备运行能耗,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据了解,从去年4月份投入运行至今,根据对港城集团自营和周边楼宇能耗的摸排情况,对系统运行能耗数据的综合分析显示,与常规系统相比,港城广场能源中心综合能耗降低了15%-20%。后期在港城广场二期、三期楼宇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情况下,预计综合能耗总体降低达到25%以上。
小布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处获悉,新片区更多的能源中心还在建设中。针对区域不同用能特性与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能源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先进制造片区及主城区环湖带集中供能(热)示范项目。
其中,先进智造片区集中供热项目一期覆盖供热面积4.5平方公里,2021年10月份可满足首批用户蒸汽需求,2022年底完成一期管网敷设工作。105金融湾能源站采用全电技术方案(冷水机组+空气热泵+电锅炉+水蓄冷/热),为105一环带约73.2平方米的建筑提供高品质能源供应,2023年底具备对外供能能力。103科创总部湾能源站采用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为103一环带约100万平方米建筑集中供冷供热,2023年12月具备正式供能条件。
而为了充分引导、促进集中供能模式在新片区落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先后出台了相关实施办法和管理办法,并组织能源企业、开发主体、用能单位开展“集中供能相关发布及解读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多管齐下实现低碳◆
与还处在集中建设阶段的集中供能相比,屋顶光伏已经在新片区广泛铺开。
上海临港弘博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临港集团子公司,承担了临港新片区最大规模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任务。该公司总经理王泰介绍,从2016年开始,屋顶光伏在临港快速推开,主要集中在产业区。
“能做的屋顶基本都做了,包括上海第一个全额并网的,和单体建筑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都在新片区。”王泰说。
据其介绍,从2015年至今,临港弘博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达55兆瓦。其中,位于飞渡路的新兴产业园D、E期项目,装机容量5.9兆瓦,实行全额上网,年均发电量564.39万度,一年可以节约标煤2031.82吨、年减排二氧化碳4476.21吨。
“临港新片区一直在不遗余力推进清洁能源。”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杰说,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屋顶光伏是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常说,厂房上要么种树,要么分布光伏,努力推进新片区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氢能源产业也是临港新片区发展的一个重点。在临港新片区能源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2年新片区将完成5座油氢合建站的前期立项报批工作。
根据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十四五”规划,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50%。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的28%,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49%,能源结构将不断优化。在系统布局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中,将实现新建厂房光伏屋顶全覆盖。
到2025年,新片区天然气供给能力将达到16.5亿立方米/年,光伏累计装机提高到340兆瓦,风电累计装机提高到800兆瓦,新建交通综合能源补给站13个,全力建设低碳城市。
原标题:上海新片区集中供能全面推进,屋顶光伏大范围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