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得收益 减排获资产
8月25日,四川成都,主题为“双碳新时代,转型新机遇”的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研讨会,气氛热烈。
据了解,这场研讨会由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省环境保护政策法制研究会、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的多位专家和代表参加。
发布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
随着碳约束环境的强化和碳定价机制的完善,“排放有成本”“低碳得收益”“减排获资产”获得越来越多共识。
研讨会上,来自22个单位的专家联合发布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从树立碳资产理念意识、创新碳排放治理模式、增强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碳减排服务水平、促进碳普惠社会参与方面提出30条具体倡议。
“碳定价时代,碳资产既是‘无形’的,更是‘有形’的;既是‘未来’的,更是‘当前’的。”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表示,认识、开发和盘活碳资产,不仅需要企业的积极行动,更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推动。
除了提出《倡议》,研讨会期间,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联合发布了《四川省社会活动碳中和研究报告(2021)》《四川省社会活动碳中和清单(第一批)》。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发布了《四川碳市场运行报告(2021)》《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运行报告(2021)》。
CCER成交量居全国第四
四川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表示,自2016年开市以来,四川市场运行健康平稳,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交易账户达1300余户,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2021年7月底,成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1802万吨,按可比口径位居全国第四。“特别是今年以来,受降碳政策导向、全国碳市场启动等影响,CCER交易量同比增长达483%,市场活力加快释放。”
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是四川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工作平台。何锦峰表示,中心已累计开展能力建设活动137余场次,培训人数超过1.8万人次,有力支撑了碳市场发展。
今年热度不减的碳中和也受到关注。《四川省社会活动碳中和研究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7月,全省已实施社会活动碳中和98场(次),参与人数超过8621人次,抵消温室气体排放4828.91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00万人停驶小汽车1天产生的排放。相比线下造林,线上碳中和方式因其便捷性、短周期、低成本而受到市场热捧,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点点”碳中和公益服务平台实施96场次碳中和。
四川“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上,市场主体除了选择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也有了更多本地化“品牌”产品。
因地制宜开启降碳新征程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现场多位专家纷纷献计献策。
“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加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快推进,导致能源需求刚性增长、碳排放增长较快。”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亨丽建议,要系统谋划布局,制定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利用调整、低碳技术创新和增加碳汇水平等规划和实施方案。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战略重点。”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高级顾问张邦绪表示,未来钢铁行业将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在他看来,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急不得,也慢不得,应分阶段合理有序推进,不能搞运动式减碳。同时,要开发高性能、轻量化、长寿命、近终形、可循环等绿色低碳产品。
“光伏行业带来零碳电力,助力全社会实现碳中和,但光伏产品消耗大量电能,受能耗‘双控’管控影响较大。”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汪军建议优化指标配置,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允许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伟起则认为,在大力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资金、科技、人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江霞建议,发挥四川可再生能源占比高和生物质资源优势,加强资源碳中和技术集成攻关,实现从化石资源原料体系向生物质可再生原料体系的转变,形成四川特色的资源碳中和模式,同时加强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原标题:四川发布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 排放有成本 低碳得收益 减排获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