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根据安装场地和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地广人稀的空地或与大型渔业基地等场地构建的大型地面电站,具有单体规模大、易于管理等特点,但主要建造区域在西部,远离东部省市等用电重点区域,需要运用特高压等输配电网络进行输送,增加了用电成本,同时需要使用大面积的场地进行建设,大规模推广受到场地限制。而分布式光伏则利用用户已有的建筑或新建的住宅、工厂等设施,加装光伏发电组件或将光伏发电组件与建筑材料进行融合,成功将发电方与用电方结合在一起,解决了集中式发电存在的场地限制和跨区域输配电等问题,虽然也存在沟通成本高、单体规模小、对电网要求高等不足,但仍然是更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也是目前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光伏发电细分产业。据统计,2020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8.2GW,集中式32.7GW,分布式15.5GW,占比32.2%,其中户用光伏占到分布式市场的65.2%左右。而2021年1-6月光伏发电装机13.01GW,其中集中式占比38%,户用分布式42%,同比提升24 pct,工商业分布式20%,同比持平。分布式合计占比62%,显著超过集中式,户用渗透率大幅提高。
一、分布式光伏的政策环境
在双碳目标下,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和市场的热烈追捧。但基于不同发电细分领域成熟程度、发展潜力、减碳效果等的不同,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化。其中,户用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风电是目前唯二仍然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细分领域,虽然到明年也会全面取消。同时,我国今年还出台了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的试点政策,更是直击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沟通成本高、单体规模小、过于分散化增加电网统一调度电力的难度,进一步引爆了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
二、分布式光伏的具体分类
分布式光伏按安装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和户用分布式光伏。根据安装模式的差异,可以分为BAPV和BIPV两种模式,其中BAPV是以往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的主流方式,其光伏组件与建筑屋顶是分离的不同部分。而BI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将光伏组件和屋顶、幕墙等建筑材料融为一体,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整体用材,最终降低建造成本的空间更大,是未来更有发展空间的模式,但目前受制于技术和成本,尚处于推广的初步阶段。
三、分布式光伏的市场空间
有两个测算纬度,一是按建筑面积测算。中国既有建筑面积600亿平,其中屋顶等可安装面积约占1/6,即100亿平,按每平米安装150~200W、造价为5元/W来估算,则对应BIPV装机总潜力约在1500~2000GW,对应市场规模约为7.5万亿元~10万亿元。
另一个纬度是按整县试点来测算。按照平均每个省上报20个试点县进行测算,保守估计目前已经上报的25个省(区)将有超过500个县参与到此次整县推进试点中,按照每个县200MW的规模计算,500个县整县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将超过100GW,首批试点项目有望于未来两年内落地,将对未来光伏装机提供重要增量。而这只是第一批,全国有3000个县,如果均能实现整县分布式光伏装机,整个户用光伏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750GW的体量。
因此,无论是哪个纬度,未来的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增长潜力都非常广阔,相关产业链企业将持续受益。
原标题:分布式光伏(BIPV、BAPV)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