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在建行总行战略的指导下,建行贵阳河滨支行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因地制宜,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业务,以“光伏+”开启乡村振兴的快进模式,加强光伏产业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绘就绿水青山美好画卷。
顺势:走进新领域
近年来,建行贵州省分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倡导下,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升到新高度,河滨支行也顺应着能源改革的大势,开拓新的绿色能源产业合作领域。
有别于以往合作电力客户大部分项目为火力发电流动资金贷款的情况,光伏发电产业是河滨支行较为陌生的领域,因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扮演着加快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角色,在支行前期的客户调查中,便了解到许多电力集团客户对于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迫切需求。
建设生态城市,关系人民福祉。支行迅速组建客户经理团队,开展光伏产业专项调查,扎根产业基地,积极与客户沟通建设进度及资金需求,多方统筹资源,落实信贷政策。2019年12月,河滨支行首批光伏贷款成功投放,共支持建设7个光伏电站。
合力:助推新能源
建行贵阳河滨支行投放光伏发电贷款客户大多属于五大电力集团在黔成立单位,集团下各子公司为便于生产经营,皆在项目当地成立项目公司,结合地方环境特色采取多样的“农光互补”“水光互补”等发电模式,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助力。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够缓解化石能源发电的消耗,起到节能减排效果;另一方面,成立的项目公司依法纳税,对财政、税收具有促进作用。光伏发电土地覆盖率较广,大部分土地从政府、农户处租用,将闲置土地合理利用,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了为农户增收。
支行于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投放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累计帮助当地203户家庭进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认定,覆盖家庭人口585人次,涉及当地半坡村、金星村、坪子村等7个乡镇。同时,电力集团客户无偿提供光伏场区土地供当地村委会成立的村级合作组织、专业化种养殖公司开展种养殖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以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贷款资金的扶贫带动作用。
截至2021年8月,建行贵阳河滨支行“绿色信贷”投放总量达65.57亿元,其中光伏产业投放贷款30.21亿元,占比46.07%;累计建成23个电站,装机240万千瓦时,每年为全省提供清洁能源发电量24亿千瓦时。
聚焦:探索新模式
目前,建行贵阳河滨支行正在与电力集团客户共同探索“农光互补”新模式:由于光伏发电厂占地面积较大,且大部分架设在高于地面1.5米的可耕种土地上,这部分土地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可将这部分可耕种土地合理利用,种植如土豆、菌类等喜阴农作物,将光伏发电厂占用的土地闲置率降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种植农作物对于水土保持,抵御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贵州易发自然地质灾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接下来,建行贵阳河滨支行将与电力客户共同构思搭建嵌入建设银行金融功能的“电力资源智慧平台”。通过该平台,客户可实现电力资源实时监控、调配,以及与下游配售方的结算功能,以“产业+金融+数字化平台”模式将建行的金融服务覆盖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阳光之下生态之上,发展与绿色并行。建行贵阳河滨支行引绿色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光伏产业,从最初的11亿元到如今的30亿元,不仅是数量的飞跃,更是支行将新金融思维融入“绿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原标题:光伏“点亮”黔山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