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看好,却又令更多人选择远远观望。这就是目前中国光伏电站所面临的窘境。
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GW。其中分布式占比60%,为8GW左右,地面电站为6GW左右。
“14GW相当于1400亿元的资金需求量。”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靠银行、靠自有资金目前都难以办到。”
国内资本谈光伏色变
光伏业早已进入了银行业的黑名单。
“光伏企业整体融资比较难,产业链中上游融资相对更难。”红炜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光伏业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债务窟窿,单单一个尚德就是72亿元的银行烂账,银行已经到了谈光伏色变的状态。”
而光伏电站由于回报周期长、风险高,同样面临贷款难的境地。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光伏电站,银行贷款利率普遍较高,而且贷款门槛也比较高。
目前,“整个金融业以及整个社会的舆论对光伏产业还没有正确认识,民营企业难以融到资,虽然电站投资是好产品,银行可能也愿意贷款,但是因无法获得担保,在需要资产抵押的时候则会无法运作。”红炜如是说。
“针对光伏融资难的问题,有很多建议,也有国外的经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完全依靠银行贷款则有困难,银行可以为一些有资产担保并且信用比较好的企业提供担保,但是对于大部分小企业而言还是难以贷到款。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成立了新能源部,“但是面对光伏业的时候,更多的银行选择‘还需要研究研究’的态度”。供职于晶澳太阳能的经理王润川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光伏电站的风险以及投资回报率。”
在王润川看来,“如果风险下降,资本将排队涌入光伏电站。”
“而且,中国目前能提供10年或者15年以上长期贷款的银行很少,一般的商业银行最长只有5年,可是,光伏电站的运营期限一般在25年左右。”钱晶如是说。
引入外资恐热钱流入
孟宪淦一直主张融资渠道多元化,“既有银行也有证券债券市场,同时不排除引进外资。”
“因为引进外资已经在其他行业广泛应用,如果开放继续深入的话不排除外资进入光伏业,但这些都需要在国家法律框架之下进行。”孟宪淦说道。
不过,“外资进入光伏电站相对比较复杂。”孟宪淦透露,“尤其做分布式光伏电站,麻烦事太多,其中主要的就是利益的分配和商业模式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土地、房屋没有私有的国家,这就造成了工程在利益分配上的不确定性。”
在王润川看来,目前,在中国现有政策下,并没有限制外资银行等进入中国光伏电站。“之所以没有先例,是因为目前连中国银行都不愿投资中国光伏电站更何况是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往往考虑到的风险远比国内光伏业所考虑的风险要多得多。”
“面对同样的风险,国内银行投资光伏电站可能只需15%的回报率,而国外银行可能就需要20%的回报率。”王润川称,“实际上,他们在国外的利率较低,但考虑到风险问题,他们在中国的贷款利率更高,所以要求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进入中国光伏电站,有可能并不是因为光伏本身的吸引力。”王润川认为,“外资进来更多的可能是赌人民币升值,类似于外资进入中国炒房地产。”
“如果国家层面考虑到这一因素,可能在引入外资的时候会采取谨慎的态度,这将影响到流入的资金量。”不过,在王润川看来,“目前国家层面比较重视发展新能源,因此引入外资或许会采取试点的方式。”
光伏业融资急需创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目前并不缺钱而是投资者不愿意投资光伏电站。王润川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光伏电站的运营模式。”
“光伏本身并不缺钱,还没有到亟须引进外资的地步。”王润川解释说,“目前中国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光伏电站,之所以没有大量资本涌入,是因为光伏电站还缺少稳定的收益,风险尚不可控,也就是投资回报不可预期。”
“如果从证券债券角度看,光伏分布式电站的收益率应该高于银行的存款和债券利率,可以用债券的发行方式来发行25年债券,相当于长期收益。”孟宪淦告诉记者,“还可以分段来经营,可能第五年的债券收益率比较低,那么价格比较低,越往以后收益越高,价钱可以高一些,根据投资人的要求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还是说我们有比较好的政策才能让投资者掏钱,现在之所以没人往里面扔钱,就是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家缺乏信用。”孟宪淦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根据债券、银行、外资等方面的投资建议很多,但是可操作性都不大。”
“终端市场的融资应当以金融创新为主,不是传统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那么需要创新金融产品。”红炜表示,“可以由大型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启动资金;还有资产证券化,以大型产业资金为初始投入,加上资产证券化的回收滚动的形式,来保证每年可持续多元的融资需求。”
红炜认为,“目前,很多民营光伏企业卖出了电站,但是资金还没有收回来,这完全可以做成信贷资产证券化,将电站项目做成金融产品。”他相信,2014年光伏多品种的融资产品将更加市场化地呈现出来,“也就是说2014年,融资的形式会丰富”。
来自: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