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寒冬后,光伏产业正在走向复苏。志在打造华南地区“光伏之都”的广东省河源市,经过4年的发展,如今仍游走在全产业链整合提升的雄心与困顿之间。
“行业不景气,光伏产业也遭到冲击,影响了我们布局整合的步伐。”河源高新区副主任朱小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然而,糟糕的大环境并没有影响这个光伏新城的野心。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广东省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亲赴河源汉能薄膜太阳能基地实地调研,试图以此为样本,分析论证在广东省内大力推广光伏产业园的可能性。
对于广东省光伏产业来说,河源担当旗帜作用。坐拥4亿吨光伏产业原材料之一的超白石英砂,河源早在2009年大举布局光伏产业,已实现了全产业链。
不过,河源光伏产业如今正经历阵痛:龙头企业汉能发展未达预期,对当地产业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尚未体现,产业规模和产业聚集仍很“初级”。更为尴尬的是,当年号称华南最大光伏电站广东国华河源光伏电站(以下简称国华电站)陷入长期亏损境地,运营方不得不搞起农业种植的副业以填补电站亏空。
“这些问题都很棘手,急需解决。光伏产业的整合速度太快,如果河源不能快速取得突破,待国内几个光伏大省复苏、市场格局已定之后,恐怕形势会更加不利。”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宇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河源采访时亦发现,当地政府对当下的状况有些焦虑,今年以来已出台多个政策力推光伏产业发展提速。
国华电站:发多少电就亏多少钱
国华电站位于河源东源县顺天镇大坪村,资料显示,该电站由42976块电池组件、32台逆变器、160个汇流箱及32台直流防雷配电柜组成32个250k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就近并入河源电网。
早在2009年末,广东国华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华公司)宣布投资2.3亿元的国华电站动工建设。一年半后的2011年6月,该电站建成并正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8100kwp,是当时华南地区单体最大的光伏地面电站,一时间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同样遭遇了光伏产业近两年的寒冬,但不同的是,当今年以来多个光伏产业扶持政策让光伏电站建设热潮再次被点燃,被认为适合兴建光伏电站的西北地区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时,在遥远的华南地区,国华电站却深陷亏损泥潭。
“我们没有感受到行业回暖,电站现在还在亏损。”国华电站总工程师左力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
有别于同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电站与农业开发形成捆绑,院内甚至养起了鱼,种上了柠檬树。“我们正在大力培育这些农业项目,尽管现在还没有收益,但希望未来可以实现盈利,用于补贴电站所需的日常开销。”左力斌表示。
据左力斌介绍,国华电站目前每月发电量在四五十万度之间,月入20余万元,年收入200多万元。该电站实际投资略低于起初拟定投资额,约为2亿元出头,电站建设获接近1亿元的国家补贴,起初预期的上网电价约为1.2元,但如今只有0.52元。左力斌称,国华公司每年要额外拿出与发电收入相当的资金(即200余万元)用于电站的运营维护。“发电成本是1块多钱1度,并网只有5毛2,每发1度电就要亏损1度电的钱。”
究其原因,左力斌认为,除了上网电价过低,政府补贴不足也是个问题。“同其他光伏大省相比,广东对光伏电站的扶持政策很少,除了电站建设国家补贴50%,我们基本没有获得其他补贴。”
按照当时的相关政策,光伏电站有两种补贴方式,即电站建设补贴和电价补贴,运营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国华公司选择了前者,故目前上网电价只有0.52元,而不是第二种方式的1.15元。一方面补贴少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国华电站发电成本稍高于同行,这也被视为其长期亏损的重要原因所在。
一名熟悉国华电站的人士透露,该电站在起初的设备购买上亦遭遇“不测”。“那时候设备成本高,而且产品总是出故障,为此国华公司采用了拖欠对方费用以示"惩罚",后来闹得有些不愉快。”
左力斌证实了设备高故障率的说法。他表示这是当前光伏电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国华电站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除了日常20多名员工薪水发放,电站设备维修耗去大量的资金。随着设备保修期的结束,这笔费用还在进一步提升。上述因素若得不到改观,国华电站要实现盈利几乎不可能。
此外,较之日照丰富的西北地区,华南的劣势明显,这也成为国华电站发展的一大天然桎梏。根据左力斌测算,如果国华电站设在西北地区,年发电量能提升60%以上。但是,尴尬之处在于,在现有的发电成本和电价政策下,发电量越大,亏损越大。
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国华公司对未来前景的看好。左力斌称,公司起初在建设光伏电站之时更看重行业的社会效益和发展趋势。
他表示,随着光伏全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光伏电站制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如果电价补贴力度加大,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对于国华电站的未来,公司表示将谨慎扩张,继续立足河源,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走分布式发电之路,就近并网。
不过,左力斌也有担忧。“首先,并网还存在障碍,手续较为繁杂;其次,如果走分布式发电道路,我们面临与电网巨头的竞争,处于弱势,企业要直接跟用户打交道,电费收取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此,河源经信局产业技术科科长谢伟东表示,当地有关部门不会放弃对国华电站的支持,未来将免费提供大型屋顶供其发展分布式发电。
求解缺位的产业聚集
对于国华电站的困境,任浩宇并不意外。“广东地区光伏电站建设适合于经济水平、产业聚集程度更高的珠三角,河源尚不具备发展大型光伏电站的条件,不可只强调全产业链覆盖而盲目上马。”
河源光伏产业面临的窘境远不止国华电站的亏损这么简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各自为战,产业聚集效应的缺位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们跟汉能、中晶、旗滨等基本没什么业务往来。”左力斌表示。此外,作为河源光伏产业龙头、走非晶硅薄膜技术路线的汉能与同城的中晶、旗滨之间更是没有交汇点。
这一说法得到主管部门的承认。“尽管我们涵盖了光伏产业的上中下游,但产业规模还很小,产业融合还有问题。”谢伟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除去前端的石英砂开采加工,河源光伏企业数量只有十余家。据其估算,今年上半年,河源光伏行业产值约为20余亿元,每年石英砂开采量只有五六十万吨,用于光伏玻璃原料的仅为十几万吨。“数据统计比较困难,行业集中度不高。”谢伟东称,数字虽小,但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
而作为光伏产业的后来者,国内几个传统的光伏重镇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河源借鉴。江西基本围绕赛维LDK进行产业整合与布局,区域内其他企业基本依附于龙头谋划技术与市场,与之相似的是尚德所处的江苏。另一种模式来自浙江,该省光伏产业以中游组件和电池为主,不同于前述两地的是,其走的是产业园模式,地方政府有意识将企业聚集在各个产业园中,形成较强的融合关系。
“当时在布局光伏产业时,河源没有找准核心企业和产业园,以前和当下,汉能所倡导的薄膜太阳能都不是市场主流,以这样一家企业为龙头来布局,对产业链的整体规划而言难度很大。另外,河源目前为止没有布局真正意义上的光伏产业园区,这也是个瓶颈。”任浩宇分析称。
“既然选择了汉能作为龙头企业,就要围绕它来做文章。”一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围绕核心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成为河源光伏产业突围的当务之急。事实上,河源当地政府亦看到这一软肋带给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
“我们的产业融合还有问题,比如中晶没有用汉能的薄膜,当然这是因为两家企业的技术路线不同,汉能的薄膜太阳能因为转化率低的原因,市场接受还有一个过程,但我们相信企业的前瞻性,因为薄膜用途十分广泛,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玻璃等。未来我们将围绕汉能进行一些必要的产业链整合,从招商引资政策上入手,努力寻找一些能与汉能配套、融合的企业,在资源配置、财税支持等方面多方位支持企业和产业发展。”谢伟东表示。
前述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薄膜太阳能电池存在光电转化率相对较低、稳定性较差的劣势,但这一劣势正逐步被扭转。汉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最先进的薄膜电池板转换率已达15.5%,且稳定性瓶颈也得到有效缓解。如果这一说法成立,这与晶硅电池板平均17%的转换率差距已大大缩小,其优势还在于更为廉价的成本。
“规模小并不可怕,不能实现产业的有效融合才可怕。”任浩宇表示,围绕汉能进行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珠三角庞大的太阳能市场,走精专道路要比全产业链模式更稳妥,因为在整合速度极快的光伏领域,江苏、浙江、河北等光伏大省一旦复苏,对身为后来者的河源十分不利。
在他看来,河源光伏产业打造追求全产业链未必是上佳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或许更适合这个华南光伏新城。
“相比于江浙沪,广东地区光伏产业发展水平一般,但潜力巨大,市场前景看好,未来将是光伏下游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优势巨大,河源适时布局颇具战略眼光,但必须快速占领区域制高点,掌握市场话语权。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契机。”任浩宇表示,如何利用好石英砂资源很关键,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资源完全消化在本地,必须打破地方封闭格局,背靠珠三角这个大型市场,将重心放在广东,打造一个区域性光伏重镇就很不错了。
“光伏之都”突围之路尚远
实际上,河源“光伏之都”的梦想轨迹中,深深打上了“产业转移”、“高新区”、“汉能”和“光伏寒冬”这几个烙印。
河源坐落于广东东北部,东江中上游,资源及交通优势较为明显。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弯道超车?河源最终选择了手机生产、机械制造和新能源。由此,高新区应运而生。
至于为何相中光伏产业,朱小强解释称,一方面得益于河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超白石英砂,石英砂系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另一方面身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光伏符合河源高新区的规划思路;再者汉能老板李河君是河源知名乡贤,投资家乡理所当然。
“汉能有可能成为光伏行业杀出的一匹黑马,但也不排除昙花一现,所以河源面临的压力同光伏巨头赛维LDK所在的新余、尚德所在的无锡十分相似,万一费尽心思引进的龙头企业倒下来,其产业布局基本上就宣告失败。”前述业内人士分析称,不过,就目前情况看,尽管汉能状况远未达预期,但对其下定论尚为时过早。
初尝甜头之后,河源试图开足马力乘胜追击。无奈,光伏行业寒冬不期而至。
“汉能进驻之后,我们还谈过其他项目,但由于大环境不佳等多种原因,就连签约的项目都搁浅了。”朱小强言谈之间仍遗憾不已。
在汉能于河源签约一年后的2010年11月29日,对外宣称首期投资60亿元、年产能过百亿的恒泰豪太阳能光伏项目在高新区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但次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大环境迅速恶化,此前严重的产能过剩矛盾凸显,投资方在慎重考虑之后,宣布河源项目紧急刹车,且再无下文。
无独有偶。据谢伟东介绍,前几年南玻集团也曾同河源方面商讨投资事宜。但由于双方想法不一致未能走到一起。
朱小强将上述变故归咎为行业大环境突变,光伏行业的寒冬使河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中放缓了脚步,事实上,作为龙头的汉能也同样未能独善其身。
朱小强告诉记者,汉能基地首期建设基本竣工,设备于去年年中调试完毕,不巧的是,由于欧美市场的利空打击,以海外市场为主的汉能近一年多以来只是小规模试产,截至目前产能仍未真正释放,主要承接一些金太阳示范工程,河源基地的发展状况元未达预期。
不过,河源并未因眼前的困境而停止光伏产业的布局和扶持,自今年以来,河源推出诸多举措提振光伏产业。
以招商引资为例,在今年初,河源东源县按照市级部署,在硅产业园成功引进一批从事硅微粉加工、光伏玻璃生产、石英板材生产等石英砂深加工及上下游企业共60多家,合同投资总额超70亿元。
然而,尽管目前面对大企业只有一家汉能、产业规模尚小、产业聚集度尚低的现实难题,河源方面称将出台更多政策,调动更多资源,争取早日破解。但方兴未艾的广东光伏之都,如何在新一轮行业变迁中突围,要做的远不止这些。
来自:每日经济新闻